潰瘍性結腸炎可發生在結直腸的任何部位,以直腸和乙狀結腸多見,也可累及升結腸和結腸的其他部位,或累及整個結腸。少數全結腸受累并可侵及末端回腸,受累的腸管多限于距回盲瓣10cm以內的末端回腸。
(1)初發型:癥狀輕重不一,既往無潰結史,可轉變為慢性復發型或慢性持續型。
(2)慢性復發型:癥狀較輕,臨床上最多見,治療后常有長短不一的緩解期。復發高峰多在春秋季,而夏季較少。在發作期結腸鏡檢查,有典型的潰結病變,而緩解期檢查僅見輕度充血、水腫,黏膜活檢為慢性炎癥,易誤為腸易激綜合征。有的患者可轉為慢性持續型。
(3)慢性持續型:起病后常持續有輕重不等的腹瀉、間斷血便、腹痛及全身癥狀,持續數周至數年,其間可有急性發作。本型病變范圍較廣,結腸病變呈進行性,并發癥多,急性發作時癥狀嚴重,需行手術治療。
(4)急性暴發型:國內報道較少,約占潰結的2.6%,國外報道占20%。多見于青少年,起病急驟,全身及局部癥狀均嚴重,高熱、腹瀉每天20~30次,便血量多,可致貧血、脫水與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衰弱消瘦,并易發生中毒性結腸擴張,腸穿孔及腹膜炎,常需緊急手術,病死率高。
?、儆捎诒静∨c胃腸道營養的關系密切,患者可能存在多種營養物質的缺乏,如蛋白質、維生素、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等,而營養不良反過來又影響藥物治療的效果。因此,近年來無脂無渣的要素飲食已成為其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應給以易消化、少纖維、富營養的食物,避免牛奶及乳制品。發作期給以流汁飲食,嚴重者應禁食,通過靜脈給予營養治療,使腸道獲得休息。
②暴發型和急性發作期患者應臥床休息,精神過度緊張者可適當給予鎮靜藥;腹痛或腹瀉明顯者可給予少量阿托品、山莨菪堿(654-2)等藥物,但大劑量使用有引起急性結腸擴張的危險。
?、塾胸氀?、失水、營養不良等重癥或久病患者,應酌情輸血、補液及全身性支持治療。應用蛋白合成激素能改善一般狀況,增進食欲,加速潰瘍愈合。尤應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補充多種維生素,有利于病變恢復和改善全身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