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檢查是診斷骨盆骨折的重要依據。其投照方法包括
(1)骨盆前后位X線片:最為常用,能部分顯示骨折全貌;
(2)骨盆入口位X線片:X線平片影像呈立體感,可以顯示在前后位像中被遮擋的骨折部分以彌補其不足,對觀察骶骨、髂骨后上部、雙側骶髂關節上方、恥骨聯合、雙側恥骨水平支上緣及兩側髖臼頂弓具有重要價值;
(3)骨盆出口位X線片:可顯示全部骶骨平面、髂翼、髖臼和髂恥隆起;
(4)對合并髖臼骨折的患者,應補攝閉孔斜位X線片和髂骨斜位X線片。
隨著CT技術的普及,骨盆損傷診斷的有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目前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掃描層厚為10mm的骨盆創傷CT(TCT)和層厚為5mm的骨盆高分辨率CT(HDCT)。CT影像用于觀察損傷全貌不及X線片,但對于評價骨折局部的細微變化則有其獨到之處。
天性髖關節外展攣縮和骨盆傾斜:本病在臨床上較為多見,發病率高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但由于癥狀較輕而常被忽視。
女性尿道癌:原發性尿道腫瘤臨床上較少見,女性尿道較短、但癌發病率比男性尿道癌為高。好發于40~60歲,惡性腫瘤包括癌、肉瘤、黑色素瘤等。病理分類以鱗狀細胞癌最多見,達40%左右。其次為移行上皮細胞癌、占30%;腺癌占23%;未分化癌占1%。其發病率比男性高4~5倍,占婦科惡性腫瘤的0.017%。早期即可有尿道流血、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腫瘤增大,也會引起排尿困難。治療困難,預后較差。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多見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戰時則為火器傷。骨盆骨折創傷在,半數以上伴有合并癥或多發傷。最嚴重的是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臟器合并傷,救治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
本病無特殊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創傷。
而術后的功能鍛煉對病人較為重要,應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功能鍛煉的意義與方法。功能鍛煉方式依骨折程度而異。
(1)不影響骨盆環完整的骨折:
①單純一處骨折,無合并傷,又不需復位者,臥床休息,仰臥與側臥交替(健側在下)。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運動、下肢肌肉收縮以及足踝活動。
②傷后1周后半臥及坐位練習,并作髖關節、膝關節的伸屈運動。
③傷后2-3周,如全身情況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緩慢行走,逐漸加大活動量。
④傷后3-4周,不限制活動,練習正常行走及下蹲。
(2)影響骨盆環完整的骨折:
①傷后無合并癥者,臥硬板床休息,并進行上肢活動。
②傷后第2周開始半坐位,進行下肢肌肉收縮鍛煉,如股四頭肌收縮、踝關節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動。
③傷后第3周在床上進行髖、膝關節的活動,先被動,后主動。
④傷后第6-8周(即骨折臨床愈合),拆除牽引固定,扶拐行走。
⑤傷后第12周逐漸鍛煉,并棄拐負重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