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是由于唾液分泌顯著減少造成的,可見舌乳頭萎縮,舌質變得干而紅,舌苔消失剝脫;而眼干則是因淚液分泌減少所致,嚴重的病人有時可至欲哭無淚的地步。眼睛會有異物感、結膜炎、反復發生角膜炎是常見的癥狀。個別嚴重病人因角膜重度干燥,導致角膜潰瘍、斑翳、穿孔,甚至失明。而出現口舌干燥和眼干等往往是干燥綜合癥的臨床表現。
全身因素有四方面,包括全身病變、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經功能障礙、藥物及生理性改變引起的唾液分泌減少。全身病變中以干燥綜合征常見,這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病,發病率約為3‰~5‰,常伴有眼干及類風濕關節炎。其他常見的引起唾液分泌減少的全身病有糖尿病、高血壓、肝病等,這些病可引起腮腺的退行性腫大。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經功能異??捎删褚蛩丶吧窠浀钠髻|性病變引起。煩躁不安、精神萎靡等可抑制相關神經,造成唾液分泌減少。某些顱內病變及影響外周分泌的神經損傷也可導致唾液異常。某些藥物如安眠鎮靜劑、抗膽堿能藥等均可引起口干。生理性改變主要見于中老年人及更年期婦女,此期人體各系統的機能、代謝低下或暫時性紊亂,也會出現輕度口干不適。
干燥綜合癥和秋燥的鑒別主要是由于二者的臨床表現都有口舌干燥,然而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臨床上要加以鑒別。
一、從病因、癥狀上來鑒別:
1、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淚腺及唾液腺等,引起眼干口燥。臨床上病人出現唾液及淚液分泌減少,表現為眼及口的干燥。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腺體外的臟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腎臟、肌肉、關節、血管等均有可能累及,造成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因唾液腺病變而出現的口干、多發性齲齒、腮腺炎等癥狀,稱為口干燥癥。因淚腺受累使淚腺分泌的黏蛋白減少,從而出現眼干澀、有異物感、少淚等癥狀,稱為眼干燥癥。干燥綜合征可單獨存在,也可發生于另一種診斷明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硬化癥等。前者稱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后者稱為繼發性干燥綜合征。
因此,對于干燥綜合癥狀的人,判斷是否患有干燥綜合征,還要檢查其有無自身免疫性缺陷,或合并其他系統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明確是秋燥癥還是原發性或繼發性干燥綜合征。
2、秋燥的表現是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潤。有時候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干咳,有時有少量的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飯都困難等等。
現代醫學認為,秋燥與內分泌失調、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有關。中醫認為,燥是無形之邪,體質陰虛、氣虛的人,容易產生虛熱,熱易傷津。
二、從治療、預后上來鑒別:
1、干燥綜合征患者除需要專科治療外,因淚液分泌少,平時應戴防護鏡,避光避風,保持室內濕潤;因唾液分泌少,保護牙齒需用有益牙膏、飯后漱口,牙周炎、口腔有霉菌應及時治療。干燥綜合征患者不論到何處就醫,都應主動對醫生告知病情,防止手術中、手術后因氣道干燥、黏液堵塞而發生意外。
2、秋燥癥主要靠預防,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首先,秋季要注意補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蘿卜、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清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預防秋燥癥,平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
口干原因如此之多,有的是因為飲食、心理及生活習慣不良引起,有的是疾病引起;有的短時間內可以緩解,有的長時間困擾病人。為了緩解口干不適,人們經常不停地飲水。這對于飲水過少或失水過多者可起到緩解作用,而對于各種疾病引起的口干卻難以奏效。相反,常因飲水過多而增加腎臟負擔,對于老年人及腎功能欠佳者更是不妥。因此提醒大家口干不能短時間內緩解時,應到醫院做全面檢查。
防治口干舌燥3法
1.蓮子芯水可防治口干舌燥:將蓮子芯用開水沏,不要過濃也不要過淡,日飲二三次可預防口干舌燥、虛火上升、嗓子疼癢、聲音嘶啞、腦覺昏沉等。同時還可治療咳嗽。
2.吃拘杞子治夜間口于癥: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爛越好,要堅持不斷。但應指出,對長期口干的老年人,應進一步檢查,例如有人患癌癥,也有口于的現象,請萬萬莫大意。另外,對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減退而感到口干者,尤其在夜間,可將拘杞子洗凈備用,需要時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幾秒鐘后,就會從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
3.蜂蜜加米醋治咽干舌痛: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沖一大杯開水,連續喝幾個月就會好轉,同時對大便異常也可得以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