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顯的外傷史,傷后頸部疼痛,有負重感,傷處有壓痛,疼痛可循頸后到枕部,或放射到一側或兩側的肩部和肩胛部。損傷較重時頸部疼痛也較甚,或呈現僵直狀態,各種活動功能受限,甚至出現頭重、頭痛、霧視、耳鳴等交感神經癥狀。也可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麻木、無力、重著等神經根受壓癥狀。
從疼痛的感覺來做一個判讀。當肌肉拉傷、韌性扭傷以及某些椎間盤的問題發生時,會感到一動就痛,而且痛得受不了,等到急性期過后,進入慢性期,原先的刺痛就不會再那么的明顯,轉而變成一種酸痛感,悶悶的,很不舒服,總想動一動才行。如果是一種深層的,像是鉆子鉆一樣的感覺,則多半是骨頭、關節出了問題。又如果這種疼痛會像電一樣的傳導,都和神經壓迫有關,而如果會麻的話,可能是感覺神經披壓迫,也可能是血管受壓不流通。
其次是疼痛時間的長短。一般來說,肌肉拉傷造成的頸部疼痛,大約幾天或者一、兩個星期就會痊愈;韌性扭傷則可能要一、兩個月才會痊愈;而椎間盤突出的話,可能要三個月至半年才會好。
再來是疼痛發作的頻率。肌肉拉傷、韌性扭傷等屬于機械性損傷問題者,一般在做轉動、前仰后伸等動作時,會出現疼痛的情形,可是休息的話又不會痛;如果不是單純的機械力學的問題,比方說結晶物等代謝有害物質過度堆積,則不管休息或治療,不舒服的問題依舊存在,到了半夜還會痛得睡不著。如果很不幸的,是因為腫瘤壓迫的話,那除非是接受手術,否則不管何時何地都會感到疼痛。
頸部疼痛應與頸椎病相鑒別。頸部疼痛是頸椎病的一種臨床表現。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部的自我按摩法
1.先用左側第二、三、四手指向上向下輕輕按摩右側頸肌1分鐘,再用右手指按摩左側頸肌1分鐘,或用雙手同時按摩兩側頸肌1-2分鐘。
2.先用左側第二、三、四手指徐徐向中線拿捏右側頸肌2分鐘,再用右手指拿捏左側頸肌2分鐘。
3.雙手十指交叉扣置于頸后,用雙手掌根向后夾提頸肌1分鐘。
4.用一側手指由肩至手反復揉拿,按摩對側上肢2分鐘,左右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