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患者常出現暈厥,尤其是暈厥發作時與頭部突然轉動,仰頭或穿緊領衣等誘因有關時應疑為 本病,可行頸動脈竇刺激實驗。 其他輔助檢查: 勁動脈竇1.頸動脈竇刺激試驗又叫Czermak-Hering試驗。方法是在患者的床旁用手指施以中等壓力依次對 左側和右側頸動脈進行持續按摩。按摩點一般選在頸總動脈分叉部(相當于胸鎖乳突肌上1/3)。應注意左 側頸動脈竇低于右側。平喉結節上方作一橫指與胸鎖乳突肌內緣交點處為Hering第一點,壓迫此點則血壓 下降和脈搏減慢。在頸總動脈干上取一點為Hering第二點(相當于頸動脈竇下方),若壓迫此點可使頸動脈 竇部壓力降低,相反的引起血壓上升,脈搏加速。因此,對頸動脈竇綜合征診斷試驗,應選擇Hering第一 點。一般在按摩的2-4s即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5~50s時達最低值。正常人按摩頸動脈竇時心率減慢6 -10次。若減慢10次/min以上,即可認為頸動脈刺激試驗陽性。此時應嚴密觀察心電圖及心率變化,并同 時以袖帶法監測病人收縮壓,觀察有無心動過緩和收縮壓降低。每次按摩時間不超過5s,左右兩側按摩的 時間間隔應大于15s,且避免同時作雙側按摩。為避免壓力過大,檢查者宜同時觸摸同側頸動脈的強度。 必須注意,伴有頸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炎、頸動脈周圍淋巴結腫大的老年人需慎重使用,以防止發生腦 血管意外。頸動脈刺激誘發心動過緩和血壓下降或出現暈厥者常可確定診斷。 2.直立傾斜試驗約50%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在此試驗中出現陽性,因此在與血管抑制性暈厥中的鑒別方 面,直立傾斜試驗的價值不大。
與血管抑制性暈厥中的反射性暈厥、咳嗽性暈厥、吞咽性暈厥、排尿性暈厥等鑒別。
反射性暈厥:常見于單純性暈厥(血管迷走性暈厥 血管減壓性暈厥) 頸動脈竇性暈厥 直立性低血壓性暈厥(體位性低血壓) 排尿性暈厥 吞咽性暈厥 咳嗽性暈厥 仰臥位低血壓性暈厥
排尿性暈厥:多見于青年男性,在排尿中或排尿結束時發作,持續約1~2min,自行蘇醒、無后遺癥。機制可能為綜合性的,包括自身自主神經不穩定,體位驟變(夜間起床),排尿時屏氣動作或通過迷走神經反射致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腦缺血。
咳嗽性暈厥:見于患慢性肺部疾病者,劇烈咳嗽后發生。機制可能是劇咳時胸腔內壓力增加,靜脈血回流受阻,心輸出量降低、血壓下降、腦缺血所致,亦有認為劇烈咳嗽時腦脊液壓力迅速升高,對大腦產生震蕩作用所致。
1.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由于頸動脈竇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異常增高,要注意體位的突然變化和減少對頸 動脈竇局部的刺激(如突然轉頭等動作)。防止摔傷。 2.對反復發生暈厥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