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地感到孤獨、寂寞、心慌、焦慮。
多疑與猜疑不同。猜疑只是一般的懷疑,這種懷疑有可能毫無道理,純粹是神經過敏所致,但也可能有一定道理并符合客觀事實。正常的猜疑人皆有之,不屬于心理問題。多疑則是猜疑的極端狀態,絕大多數都是無端生疑,不僅在量上表現為更多的猜疑,而且在質上屬于毫無根據純粹是為了證明成見、偏見的猜疑,是心理失衡的表現。
(1)了解多疑心理產生原因。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極的暗示有關。
(2)認識危害,加強修養。要認識到無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我們認識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斷地克服多疑,要用高度的理智、寬闊的胸懷,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只要我們心廣大如天地,虛曠如日月。就不會為這些小事而斤斤計較,無端猜疑了。
( 3)自我暗示,厭惡猜疑。當你猜疑別人看不起你,在背后說你壞話,對你撒謊的時候,你心里可以不斷地反復地默念“我和他是好朋友”,“他不會看不起我”,“他不會說我壞話”,“他不會對我撒謊”。“我不該猜疑它”,“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討厭猜疑”等等。這樣反復多次地默念,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心理學家證明,從心理上厭惡它,在觀念和行動上也就隨心理的變化而放棄它。
(4)交換意見,坦率地、誠懇地把猜疑問題提出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只要你以誠相見,襟懷坦白,相信疑團是會解開的。
(5)放松點,先查明真相,再計劃行動
個案一:你和男朋友在一個公司工作,這天他邀請他部門的一個女同事到高級餐廳午膳。
多疑反應:他變心了!
掌握事實:也許他們需要討論一項緊急計劃。又或你男友比較欣賞那位小姐,但這不代表你會比下去。
個案二:你的朋友們相約去酒吧,但你沒有邀請。
多疑反應:他們不喜歡你。
掌握事實:他們以為你太忙了。下次主動提出參與。
個案三:同學在聚會上帶了她女兒去,但沒介紹給你。
多疑反應:她覺得你太古怪,不想女兒跟你接觸。
掌握事實:她的女兒太害羞了。
個案四:開會時,上司贊賞另一個同事,卻沒有稱贊你。
多疑反應:他間接讓其他人知道你辦事不力。
掌握事實:別人能干并不代表你表現差。留意上司的贊美,了解他欣賞的是什么,同時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