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肥大癥的一般癥狀為:病人腰背部酸痛不適,僵硬板滯,不耐久坐、久站,腰部酸痛強直,不能完成俯仰動作,行動艱難,晨起后癥狀較重,活動后減輕,.常失眠,睡覺時不能轉側,腳酸軟,不能久立,一般還伴有頭痛眩暈,夢多煩躁,食欲減退。腰部屈伸活動不利,但被動運動基本達到正常。
急性發作時腰痛較劇,且可牽掣到臀部及下肢。若骨刺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時,可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感覺障礙等癥狀。
病情較重者,俯仰活動受限,腰部生理曲線異常, 椎棘間隙狹窄,或腰椎關節變形;部分患者膝,跟腱反射減弱,伴有臀,腿部牽引性疼痛.
腰椎的相關病變:
腰椎盤膨出癥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癥或髓核膨出癥,當在勞動或體育活動腰部遭受扭閃和撞擊,抬重物時用力過猛、過度勞累等受傷而引起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口脫出,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根而產生腰腿疼痛。
腰椎不穩癥是腰椎退變疾病中的重要疾病之一。 腰椎不穩癥是指腰椎體位正常負荷下,不能保持互相之間的正常位置關系而發生的病理變換,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該病好發于中年男性,女性肥胖者也不少見,好發部位以L4—5最多,其次是L5—S1。
腰椎后關節紊亂 相鄰椎體的上下關節突構成腰椎后關節,為滑膜關節,有神經分布。當后關節上、下關節突的關系不正常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頓產生疼痛,慢性病例可產生后關節 創傷性關節炎,出現腰痛。此種疼痛多發生于棘突旁1.5厘米處,可有向同側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混。該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過膝關 節,且不伴有感覺、肌力減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經根受損之體征。對鑒別困難的病例,可在病變的小關節突附近注射2%普魯卡因5毫升,如癥狀消失,則可排除腰椎 間盤突出癥。
腰椎管狹窄癥 間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癥狀,患者自訴步行一段距離后,下肢酸困、麻木、無力,必須蹲下休息后方能繼續行走。騎自行車可無癥狀。患者主訴多而體征少,也是重 要特點。少數患者有根性神經損傷的表現。嚴重的中央型狹窄可出現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掃描等特殊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腰椎結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結核可刺激鄰近的神經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結核有結核病的全身反應,腰痛較劇,X線片上可見椎體或椎弓根的破壞。CT掃描對X線片不能顯示的椎體早期局限性結核病灶有獨特作用。
得了腰椎肥大,不必憂心忡忡, 出現輕度的腰部疼痛和不適可采取以下自我康復措施:
1、保持日常活動,每天1~2次腰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彎以及左右旋轉等各方向活動,可是緊張的肌肉、韌帶被拉長、放松,酸痛和僵硬感會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2、每天練習倒走,加強脊柱兩側肌肉的平衡和內在穩定性。
3、不要做較低位的沙發。宜睡硬板床。
4、適當注意保暖,過度肥胖者應控制體重以減輕脊柱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