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有明顯的膀胱刺激癥:尿頻、夜尿增多、排尿燒灼感或尿痛、尿急,嚴重者數分鐘一次,且不分晝夜。排空后仍感到尿未排盡。常有腰骶部或恥骨上區疼痛不適。常見排尿中斷和終末血尿,有時為全血尿,甚至有血塊排出。可有急迫性尿失禁。發熱少見,并發急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附睪炎時才有高熱。婦女性交后常引起發作(蜜月性膀胱炎)。男性如有慢性前列腺炎,可在性交或飲酒后誘發膀胱炎。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血像正常,或有白細胞輕度升高。尿液分析常有膿尿或菌尿,有時可發現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尿培養可發現致病菌。如沒有其它泌尿系疾病,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均正常。
二、X線檢查:
如果懷疑有腎臟感染或其他泌尿生殖道異常,這時須作X線檢查。對變形桿菌感染的患者,如治療效果差或根本無療效者,應作X線檢查,確定是否合并有尿路結石。
三、器械檢查:
出血明顯時,須作膀胱鏡檢查,但必須在感染急性期后或在感染得到充分治療后進行。
膀胱痙攣的鑒別診斷:
急性腎盂腎炎與急性細菌性膀胱炎具有共同的泌尿系癥狀,即尿頻、尿急、尿痛,并且實驗室檢查都可見尿中有白細胞和紅細胞,且尿細菌檢查均為陽性。因此,作好兩者之間的鑒別診斷,對治療尤為重要。
首先,急性腎盂腎炎以女性多見,一般有尿路結石梗阻病史或呈現膀胱--輸尿管反流時好發;而急性膀胱炎男女均可發病,誘因多與婦科炎癥關系密切,而男性則常在前列腺炎基礎上以飲酒或性交為主要誘因。
其次,急性腎盂腎炎發病率相對低于急性膀胱炎,但急性腎盂腎炎往往有較為明顯的全身癥狀,以體溫升高、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為顯著特征,并常伴發熱、畏寒、筋骨酸痛、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而急性膀胱炎除有嚴重的尿路刺激征 (即尿頻、尿急等 )和排尿時有尿道燒灼感外,并無明顯全身癥狀,貌似"健康"者,可以照常工作和學習,其血常規無明顯異常。
第三,急性腎盂腎炎體檢時可有肋脊角或腰部壓痛及叩擊痛,多為一側性 ;而急性膀胱炎多有膀胱區壓痛,少數有附睪部位壓痛,提示感染來源于附睪和前列腺。
第四,急性腎盂腎炎需要住院精心治療,臥床休息1~ 2周,給予支持及對癥治療,必須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以達到有效的組織和血清濃度,即早期、聯合、有效和全程使用抗菌藥物,以防因治療不當而轉為慢性腎盂腎炎;而急性膀胱炎大多數無需住院及臥床休息,注意多飲水促進排尿排菌,適當輸液及短期給予抗菌藥物 (即3天療法 ),大多數患者病情可很快緩解,部分患者需給予2周療法。
一、一般治療:
應臥床休息,大量飲水,口服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減少對尿路的刺激。可用顛茄、阿托品、地西泮、膀胱區熱敷、熱水坐浴等解除膀胱痙攣。
二、抗菌藥物短期抗生素療法(1~3天,甚至單劑量)對男性患者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但這種療法對女性急性無并發癥的膀胱炎有效。抗生素的選擇最好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由于發生在醫院外的大部分無并發癥的感染是由對多種抗生素敏感的大腸埃希氏桿菌菌株引起,磺胺、SMZCo、呋喃坦啶、氨芐青霉素通常有效。當療效不滿意的,須進行全泌尿系檢查。
預后急性膀胱炎經及時和適當抗生素治療后可迅速痊愈。嚴重的膀胱損害不常見。
預防對急性膀胱炎反復發作的患者,須仔細檢查各種可能增強易感染的致病因素,并及時矯正,如果沒有發現明顯的致病因素,則必須使用預防性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