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初起為皮膚上現出紅、腫、痛小硬結,成錐形隆起,有觸痛;隨即硬結頂出現黃白色膿頭,周圍為紅色硬盤,病員自覺局部發癢、燒灼感及跳痛;以后膿頭 破潰,排除少許膿液后疼痛減輕,或其頂端形成一個膿栓,與周圍組織分離而脫落,炎癥逐漸消退,創口自行愈合。病程中除引流區淋巴結可伴腫脹外,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癤若處理不當,如隨意搔抓或擠壓排膿,熱敷,藥物燒灼腐蝕以及不恰當的切開等,都可促使炎癥擴散。位于上、下唇、鼻部的癤,因其位于顏面部“危 險三角區”,感染可驟然惡化,局部紅、腫、痛范圍增大,伴發蜂窩組織炎或演變成癰;甚至并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敗血癥或膿毒血癥。
癰好發于唇部(唇癰),上唇多于下唇,男性多于女性。感染的范圍和組織壞死的深度均較癤嚴重并伴劇烈的疼痛。當多數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圍組織發 生急性炎癥與壞死時,可形成迅速擴大的紫紅色炎性浸潤塊。感染可波及皮下筋膜層及肌組織。初期周圍組織亦有壞死,壞死組織溶解排出后,可形成多數蜂窩狀腔洞。繼之,腔洞之間皮膚、粘膜或皮下組織亦可發生壞死,致使整個癰的病變區上層組織呈紫紅色;癰周圍和深部的組織則呈浸潤性水腫。
唇癰病員因唇部極度腫脹、疼痛、張口受限而致進食、言語困難。局部區域淋巴結腫大、壓痛。全身中毒癥狀明顯,如畏寒、高熱、頭痛、食欲減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白細胞比數升高。唇癰較癤更易伴發顱內海綿竇靜脈炎、敗血癥、膿毒血癥以及中毒性休克和水電解質紊亂,從而導致較高的死亡率。
應注意與顏面疔瘡、有頭疽、蜂窩織炎等相鑒別。
顏面疔瘡,多發于唇、鼻、眉、顴等處, 局部開始為一個膿頭,腫塊堅硬根深,如釘丁之狀,或麻或癢。繼之紅腫高突,可發展為數個膿頭,灼熱疼痛。
有頭疽,也發于肌膚之間,初起即有粟粒狀膿頭,易向周圍擴展腐爛。
蜂窩織炎,為廣泛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化膿性炎癥。化膿發生在皮下或深部疏松組織里(這種組織叫做蜂窩組織,因其 結構象蜂窩一樣),稱為蜂窩組織炎。局部表現為彌漫性紅腫,境界不清,疼痛顯著,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癥狀。成膿后破潰而形成潰瘍,經2周左右醫治而愈。亦 有不破潰者,炎癥浸潤自然吸收而消退。
注意面部皮膚清潔,防止細菌侵入。切忌搔抓或擠壓,嚴禁切開引流,值得醫、患者切記。應注意飲食宜清淡,補充各種營養及維生素,以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