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膚瘙癢常為皮膚疾病的主要癥狀,有時可并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
2、根據病史、病情等進行診斷思考,如:
(1)皮膚瘙癢為突出表現,全身可無明顯不適者,多為皮膚科疾病。
(2)因食物、藥物、蟲毒或其他物質過敏、侵襲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瘡、藥毒、粉花瘡、食魚蟹中毒、野屎風、水毒、沙虱病、惡蟲叮咬等,一般可通過病史詢問而明確診斷,且多伴有瘙癢、風團、水腫等癥。
(3)年老體弱、氣血虧虛者,其皮膚瘙癢,多為血虛風燥。
(4)由情緒波動而引發皮膚瘙癢,多為肝郁血虛。
3、皮膚專科檢查,免疫生化實驗檢查,如過敏實驗、致敏實驗等,可以有助于明確診斷。血常規、尿常規可作必備檢查。
溫馨提示:通過對皮膚瘙癢癥的診斷檢查的了解,我們更能對這種病有了更深的印象,這樣就可以加深我們的防范意識。
1.反復搔抓可有繼發性皮損,如抓痕、血痂、色素沈著、苔蘚樣變和濕疹化。局限性瘙癢癥的肛門、隂囊、女隂可發生局部皮膚肥厚、皸裂、浸漬、糜爛或濕疹樣變;
2.部分患者可合并神經衰弱及毛囊炎,膿皰瘡、癤病、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
3.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皮損,瘙癢有一定的規律性,輕重不一,受多種因素影響;
1. 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2. 全身性瘙癢患者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
3. 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4. 精神放松,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因素。
5. 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瘙癢癥是一種病因復雜的疾病,在治療上首先應去除可能的病因(如內臟疾病),另外,去除可能加重的因素如搔抓、燙洗、大量的皮膚清潔劑、限制飲用酒類、濃茶、咖啡及辛辣食物,保持外陰局部清潔干燥,再配合適當的治療,外用藥物,疾病可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