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變異型心絞痛,即靜息狀態下心絞痛發作伴心電圖短暫性ST段抬高。近年研究發現,表現為典型的變異型心絞痛病人并不多見,即使在安靜狀態下發作的典型心絞痛病人,動態心電圖上亦多未能記錄到ST段抬高;然而,靜息狀態下發作胸悶或胸痛的病人,CAS激發試驗多能誘發類似平時的癥狀發作,冠狀動脈造影可見明顯的CAS,說明CAS是靜息時發作的心絞痛原因。標準導聯心電圖無ST段抬高,說明CAS的臨床表現多為非典型的變異型心絞痛。CAS是否伴ST段抬高可能主要取決于冠狀動脈痙攣程度,非完全閉塞性痙攣往往表現為ST段壓低或T波改變,只有嚴重痙攣使血管接近完全閉塞時才表現為ST段抬高。此外,長期反復痙攣所建立的側枝循環、閉塞性痙攣時間過短等亦可能是ST 段不抬高的原因。據此,我們將CAS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兩種類型。
急性心包炎 尤其是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可有較劇烈而持久的心前區疼痛,心電圖有ST段和T波變化。但心包炎病人在疼痛的同時或以前,已有發熱和血白細胞計數增高,疼痛常于深呼吸和咳嗽時加重,體檢可發現心包摩擦音,病情一般不如心肌梗塞嚴重,心電圖除aVR外,各導聯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無異常Q波出現。
急性肺動脈栓塞 肺動脈大塊栓塞常可引起胸痛、氣急和休克,但有右心負荷急劇增加的表現。如右心室急劇增大、肺動脈瓣區搏動增強和該處第二心音亢進、三尖瓣區出現收縮期雜音等。發熱和白細胞增多出現也較早。心電圖示電軸右偏,Ⅰ導聯出現S波或原有的S波加深,Ⅲ導聯出現Q波和T波倒置,aVR導聯出現高R波,胸導聯過渡區向左移,左胸導聯T波倒置等,與心肌梗塞的變化不同,可資鑒別。
急腹癥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膽囊炎、膽石等,病人可有上腹部疼痛及休克,可能與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疼痛波及上腹部者混淆。但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不難作出鑒別,心電圖檢查和血清心肌酶測定有助于明確診斷。
主動脈夾層分離 以劇烈胸痛起病,頗似急性心肌梗塞。但疼痛一開始即達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兩上肢血壓及脈搏可有明顯差別,少數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可有下肢暫時性癱瘓或偏癱。X線胸片、CT,超聲心動圖探測到主動脈壁夾層內的液體,可資鑒別。
1.舌下口含硝酸甘油0.6-1.2mg,硝苯地平(嚼碎)10mg,不緩解者可重復給藥(注意血壓)。
2.靜脈滴入硝酸甘油10-30μg/分,高血壓者血壓下降不超過30%,血壓正常者不超過10%。并口服消心痛10-20mg,每4-6小時一次。
3.口服硝苯地平10-20mg,每4或6小時一次;或口服地爾硫草(硫氮唑酮)30-60mg,每4或6小時一次,但應該注意禁用于有心力衰竭或緩慢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障礙者。鑒于在個別情況下,患者僅對某一種鈣拮抗劑有良好反應,有時需要兩種或三種拮抗劑同時應用,但需注意劑量搭配和血壓,僅在少數情況下同時使用維拉帕米口服;或靜脈注射2.5-5.0mg。通??诜幬镆耸紫冗x用對血管作用強的硝苯地平(心痛定)或尼卡地平等。
4.上述治療不理想或不能完全控制發作者,可試用靜脈滴入硫酸鎂(10%MgSO4),口服維生素E300mg,每日兩次。
5.冠狀動脈造影等心導管檢查或激發試驗時發生的痙攣,除舌下口含硝苯地平外,可直接向冠狀動脈內注射硝酸甘油0.2-0.4mg 。導管刺激引起或藥物治療無效者,應撤除心導等。
6.避免使用血管收縮藥物及β阻滯劑。
7.若發生嚴重低血壓,應同時使用多巴胺以維持血壓。若發生心跳驟停,應立即開始心肺腦復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