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角膜潰瘍的診斷:
1、根據臨床表現,結合潰瘍形成、參考病因和病史大體上可作出初步診斷。
2、刮片做細菌染色、培養,有助于明確診斷。
真菌性角膜潰瘍的診斷比較困難,一般應從下列三方面著手。
1、病史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進一步作病原體檢查。①農村患者,起病前有稻谷等農業外傷史,或角膜炎史,或挑除異物史。②較長時間滴用或球結膜下注射多種抗生素而潰瘍未能控制者。
2、癥狀及體征 ①常伴有前方積膿的白色、黃白色或灰白色潰瘍,其發展程度與病程對比,相對為慢性者。②眼部刺激癥狀與潰瘍大小對比,相對為輕微者。
3、病原 ①潰瘍壞死組織進行刮片檢查,可找到真菌菌絲;將刮片接種于真菌培養基上,可有真菌生長。②細胞培養一般陰性,或僅有雜菌生長。
真菌的檢查方法:取潰瘍面壞死組織進行涂片檢查,如能找到真菌菌絲,或取壞死組織進行培養,而有真菌生長,是最可靠的診斷依據。采取標本方法是先滴表面麻醉劑,然后用尖頭小刀片在浸潤致密處刮取直徑0.5毫米潰瘍部壞死組織一小塊,作為標本。一般先做氫氮氧化鉀涂片檢查,如果尚有標本可取,可同時作真菌培養。有時,一次以兔過多損傷瞳孔區角膜,切勿在潰瘍深處采取標本,以防潰瘍穿孔。
刮取標本時,有時已能在真菌性與細菌性之間作出初步鑒別。一般說來,真菌性潰瘍面的壞死組織呈“苔垢”或“牙膏”樣,質地疏松,缺少粘性;而細菌性潰瘍面的壞死組織呈“膠凍”樣,富于粘性。
⑴真菌涂片法 取潰瘍面壞死組織一小塊置于玻片上,滴5%氫氧化鉀溶液一小滴于其上,覆以蓋玻片,略加輕壓。用高倍顯微鏡檢查,即可檢得真菌菌絲。多者常滿布視野,但少量菌絲則需仔細檢查才能發現。涂片陽性,一般即可確定診斷。標本需當時檢查,不能保存。
⑵真菌培養法 取壞死組織一小塊,置于固體土豆或沙氏培養基斜面上。如能同時接種在幾個培養基上,則有助于提高培養陽性率。放在攝氏37度溫箱內,每日觀察。接種次日起即有真菌生物可能。如果一周后尚未見生長,即為陽性。培養法可以觀察真菌菌落的形態、色澤,在顯微鏡下檢查菌絲、孢子等,以鑒別菌咱,保存菌種以及作藥物敏感度試驗。培養的陽性率一般涂片為低。
有些潰瘍形態很象細菌性,必須依靠仔細的臨床檢查和病原體診斷,以便和細菌性角膜潰瘍鑒別。
患者絕大多數為農民,雖然整年均可發生,但主要集中在農業夏收和秋收季節。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常剪指甲;
2、不要長期佩戴隱形眼鏡;更換隱形眼鏡時要小心。
3、與急性結膜炎的預防相同,主要是切斷傳染源與注意眼和手的衛生。
4、禁止患者在公共場所洗浴、游泳。
5、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藥物內服及針刺也有一定作用。
6、多吃一些具有寒性與清熱瀉火作用的食物與水果,如茭白、冬瓜、苦瓜、鮮藕、甘蔗、香蕉、西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