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癥狀之一,患者一般感覺鼻腔有異物堵塞感,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竇炎,鼻腔腫瘤及息肉阻塞鼻腔的呼吸通道;鼻咽部腫瘤以及增殖體肥大;外傷后致鼻中隔偏曲;鼻腔的特異性感染的分泌物阻塞,如鼻梅毒、鼻白喉、鼻結核、鼻硬結癥等病人皆可感覺鼻塞癥狀。
一般疾病性引起的鼻塞需要與先天性鼻部畸形相區分,前者一般患有明顯的疾病,如鼻炎等,而后者則是由于先天性因素而導致,需要結合進一步檢查來確定。
出生后即出現鼻塞/鼻部畸形如先天性后鼻孔閉鎖、鼻中隔偏曲
因鼻塞而張口呼吸,睡眠時鼾聲大,說話帶閉塞性鼻音。增殖體肥大,是兒童期鼻塞的主要原因。
鼻塞為時甚短,伴有鼻癢、打噴嚏、流清水鼻涕甚至發熱等全身癥狀。
急性鼻炎即感冒鼻塞為間歇性和交替性,白天、天熱或運動后減輕,夜間、寒冷或入坐后中重;側臣時下側鼻塞較重,伴有分泌物增多.
慢性單純性鼻炎鼻塞較單純性為重,且呈持續性,不受體位的影響,說話呈閉塞性鼻音。
慢性肥大性鼻炎,鼻腔內有干燥膿痂而引起鼻塞;或因鼻腔寬大、呼吸氣流減低和鼻粘膜感覺神經萎縮而覺 鼻塞,呼出氣體有腥臭味。
慢性萎縮性鼻炎鼻塞系陣發性,往往突然發作,類似急性鼻炎,但無發熱等全身癥狀。
過敏性鼻炎鼻塞呈持續性,作一般治療難以奏效。
藥物性鼻炎,如長期應用鼻眼凈、腎上腺素或麻黃素等滴鼻藥出現病側鼻塞,常有畏寒、發熱、頭痛、鼻竇部脹痛和流膿涕等特殊癥狀,鼻竇局部壓痛甚至紅腫。
急性鼻竇炎長期單側鼻塞,擤出鼻涕后可減輕,常有頭昏、頭痛、怠倦、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表現。
慢性鼻竇炎主要表現為漸進性鼻塞,越來越嚴重,最后發展成持續性鼻塞。檢查鼻腔可見息肉。
鼻息肉多見于兒童,常有異物吸入史,檢查常可發現異物嵌頓部位。
鼻腔異物鼻前庭及鄰近上唇皮膚有紅腫、糜爛、皸裂或結痂。
鼻前庭炎常伴有局部脹痛、灼熱、紅腫,甚至低熱和全身不適。
鼻前庭癤呈進行性鼻塞,并伴有鼻出血和頭痛等癥狀。
懷疑惡性腫瘤,應及早檢查,伴相應病史或服藥史/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等。
二、處理措施:
最好能避開人多車多的地方,保持家居清潔,少養貓狗等,都是減少敏感的方法。改善體質,強健身體,使自己不易感冒或得鼻炎。多做運動、有適當飲食,即平日不吃造成過敏的食物并避免過分利尿的食物,避免吃煎炸等容易引致發炎的食物,盡量多吃水果及素食;此外亦應調補身體,吃些健脾固腎的食物,如蓮子、百合、淮山藥、及芡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