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一過性腦缺血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認,腦內及腦外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的病因。它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腦血管痙攣,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漬破,及血管壁上的血栓碎塊脫落,引起腦動脈阻塞有關。因栓子小或很易破碎成更小的塊片向前移至更細的動脈,甚至完全消失,于腦組織的血流重新建立,腦缺血的癥狀很快消失。其他如血壓突然下降等血流動力學改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壓迫血管,病人轉頭時,可引起椎-基底動脈高位缺血,發生眩暈等缺血癥狀,當頭頸的位置轉正,血流循環又恢復,眩暈癥狀就消失。上述種種說法都有一定的依據,但不同條件下,發病的機理也有所不同,如血壓高時腦血管痙攣為主,血壓低時血流動力學因素為主,微栓塞多為頸內動脈系統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為主要原因等等。一過性腦缺血往往與腦血管側支循環的重建代償作用有關,倘若側支循環較差則可發展為完全性中風。
-
北京協和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里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 ?一、歷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后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后方勤務部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