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天性遺傳性
(一)先天性禿發
1.先天性禿發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家族史,部分為近親結婚史。一般分全身性及局限性,常合并甲、牙、骨骼發育不良畸形。
2.ROthlnnd-Thomsen綜合征 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毛發稀疏、頭部禿發、伴林儒。
3.共濟失調白內障綜合征 為常染色體 隱性遺傳。有毛發稀疏伴白內障,智力遲鈍。
4.毛發稀疏、爪甲畸形綜合征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5.普禿綜合征 考慮為外胚葉發育不良。
6.男性型脫發 病因為遺傳易感性及雄激素增多雙重因素。
7.女性雄激素源性脫發 也屬遺傳因素及雄性素增多雙重因素。
8.少毛癥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二)后天性脫發
也叫獲得性脫發
1.內分泌因素
1)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
2)性腺功能減退癥
3)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4)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
2.慢性疾病 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腎炎、惡性腫瘤。屬營養障礙性機理。
3.皮膚科疾病 包括:麻風、梅毒、剝脫性皮炎、黃癬、膿癬了局性硬皮病、放射性皮炎。斑狀萎縮、面部萎縮性毛囊角化病。
4.嚴重性急性傳染病 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猩紅熱。屬于營養障礙性,為暫時性。
5.藥物性 常見的為兔疫抑制劑,抗腫瘤類藥物如:白血寧、環磷酸胺、甲氨蝶吟、乙雙馬琳、乙亞胺、硫哇瞟嶺等。為藥毒性反應。
6.外傷性病痕 屬局部毛囊破壞。
7.老年性脫發 為老年衰老生理變化。
8.斑禿 目前支持斑禿與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有關。常與自身免疫疾病并發。根據統計資料,甲狀腺疾病與斑禿最相關,約占8%-28%,且女性發病高于男性。
9.假性斑禿 又稱萎縮性斑禿。原因不明,發脫后不再生。目前認為是扁平苔舞的一種變型。
10.男性型脫發 目前認為遺傳易感性和雄性激素增高、雙重因素有關。
11.女性雄激素源性脫發 病因也屬遺傳易感性及雄激素增高有關。
12.休止期脫發 系因發受牽拉、藥物、慢性系統性疾病引起。
13.生長期脫發 多因使用免疫抑制劑,而抑制毛發生長。
二、多毛癥
(一)先天性多毛癥
1.全身多毛癥 出生時即有,為先天性。而后先性多毛癥起于青春期,由于內分泌紊亂。
2.先天性色疲 出生時即有,隆起較大,界限清,伴有黑色粗毛。
3.先天性胎毛增多癥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兩型:一為狗臉型,一為猴臉型。
(二)后天性多毛癥
1.婦女多毛癥 妊娠時多毛屬生理現象。婦女糖尿病綜合征引起長須,為垂體瘤引起。
2.后天性胎毛增多癥 常見于壯年及老年,多合并內臟腫瘤。
3.醫源性多毛癥 在臨床上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睪丸酮、青霉素及米諾地爾、鏈霉素,可引起多毛癥。
三、發的顏色改變
(一)先天性
1.白化病 屬先天遺傳性。
2.Rothmund綜合征 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頭部早期白發癥,伴株儒癥。
3.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 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毛發變灰色。
(二)后天性 多見于繼發于自捷風的自發。
四、毛發畸形
(一)先天性遺傳性
1.環狀發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2.念珠狀發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3.扭曲發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4.玻璃絲狀發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5.羊毛狀發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二)原因不明
竹節狀發、結節性脆發、結毛癥、毛發縱裂、管狀發、小棘狀毛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