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構音器官的因素:
是指構音異常是由于在構音器官上有可辨識的缺陷所造成的,例如唇顎裂、舌系帶太短、舌頭太大、咬合不適當、聽力障礙、肌肉神經動作協調障礙等,都可能造成構音異常。但是,構音器官的缺陷和構音異常之間并非成絕對正比的關系,事實上,只要能適當調整構音的方法,其語音仍有可能是正常的,反倒是構音器官完全正常,而構音方法不正確時就會造成構音異常。
2.智能的因素:
嬰兒期至學齡前是語言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也是發展構音能力的關鍵期,如果智能不足學習能力缺乏,易影響構音能力的發展。
3.人格特征和情緒的因素:
一般而言,個性慢吞吞的人說話也慢,個性急躁的人說話也快,說話快自然容易發生構音異常的情形。另外,由于父母親的過度保護,阻礙了孩子的情緒成熟發展,如此會使孩子保留較長時間的童言童語。
4.不良的學習對象:
兒童的父母親、兄弟姊妹或是其他的玩伴,有嚴重的構音異常,孩子和他處久了養成習慣,而造成構音不良的情形。
5.環境的因素:
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就能逐漸經由聽母親不斷的重復一些話語而學習語言的聲音,再有的孩子從小就托給別人帶。如果照顧孩子的人,只是讓孩子躺在那兒睡覺少予理會,如此孩子就少有接受語言刺激的機會。另外,如果父母親允許兒童以手勢表示他的需求,而父母親也由于能察覺孩子的意愿需求,并予以滿足時,語言對兒童來說就顯得不重要,自然也就沒有以口語表達的意愿,說話的機會減少,構音能力自然也就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