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膈下腹膜淋巴網豐富,故感染易于引向膈下,膈下膿腫可以因體內任何部位的感染而繼發。大部分為腹腔膿性感染的并發癥。常見于急性闌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以及肝膽等的急性炎癥,這些常并發右膈下感染。
引起膿腫的病原菌多數來自胃腸道,其中大腸桿菌,厭氧菌的感染約占40%,鏈球菌的感染占40%,葡萄球菌感染約占20%。但多數是混合性感染。其膿腫形成的部位取決于感染的器官來源。
1.左膈下膿腫 多因門靜脈高壓癥脾切除術或分流、斷流手術后,脾區滲液、滲血、細菌感染;或者胃癌根治術、胃腸外傷,闌尾穿孔彌漫性腹膜炎,腹部腫瘤手術后左膈下間隙積液、積膿;出血壞死性胰腺炎非手術或手術引流后。
2.右膈下膿腫 多因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彌漫性腹膜炎手術后,肝癌、肝膿腫和肝膽外傷手術后,膽道、膽囊手術后,十二指腸、胃手術后污染、感染、膿液、滲液、膽汁、腸液積聚于肝上、肝下間隙,形成包裹性膿腫;也有闌尾穿孔、彌漫性腹膜炎或胃腸外傷所引致。
(二)發病機制
1.病人平臥時膈下部位最低,急性腹膜炎時腹腔內的膿液易積聚此處。細菌亦可由門靜脈和淋巴系統到達膈下。膿腫形成之前,先有膈下炎癥階段,約70%急性腹膜炎的病人經手術或藥物治療后,腹腔內的膿液可被完全吸收,30%的病人發生局限性膿腫。
2.小的膈下膿腫經非手術治療可被吸收。較大的膿腫,可因長期感染使身體消耗以至衰竭,死亡率甚高。膈下感染可引起反應性胸腔積液,或經淋巴途徑蔓延到胸腔引起胸膜炎;亦可穿入胸腔引起膿胸。個別的可穿透結腸形成內瘺而“自家”引流。也有因膿腫腐蝕消化道管壁而引起消化道反復出血、腸瘺或胃瘺者。如病人的身體抵抗力低下可發生膿毒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