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病源菌:根據不同的生化反應可分為6個生物型:Ⅰ、Ⅱ、Ⅲ、Ⅳ、Ⅴ和Ⅵ。致病者多為Ⅰ、Ⅱ、Ⅲ和Ⅳ型。根據莢膜多糖抗原性不同,可將有莢膜菌分為a、b、c、d、e和f 6個血清型。b型致病力最強,其次為e和f。根據細菌外膜蛋白(OMP)又可分為不同的亞型。有莢膜者致病力大于無莢膜者。
流感桿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通過孕婦產道感染。新生兒由于有來自母體的被動免疫,故2個月內發病率低,3個月至3歲兒童的血清抗體水平最低,此期易產生感染。
二、發病機制
本菌可引起急性化膿性炎癥、菌血癥、敗血癥。內毒素為重要致病因素,內毒素即可使實驗動物死亡。有莢膜菌,特別b型可引起原發性感染。無莢膜菌也是病原菌,多引起繼發性感染,其致病力主要來自細菌產生的內毒素,可繼發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支氣管炎的患者。感染后可產生抗莢膜特異性抗體而獲得保護性免疫力。而特異的莢膜多糖可中和機體在感染過程中形成的抗體,抵抗體內白細胞的吞噬,還可能抑制呼吸道黏膜纖毛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