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系中國人民解放軍皖南軍區直屬附院,1982年隨著行政區劃變更改稱宣城地區人民醫院,2012年11月經省政府批準整體劃轉皖南醫學院作為直屬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多功能于一體的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位于蕪湖市康復路10號,占地129畝,總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933張。
醫院堅持“質量立院、學科強院、人才興院、特色辦院”四大戰略,實施學科建設和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建立了一支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人才隊伍。醫院現有職工930人,高級職稱91人,博士學歷3人,碩士學位104人。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結合自身實際,醫院設立了21個職能科室、33個臨床科室、17個醫技科室、1個臨床學院、20個教研室(組)、1個基礎實驗室、1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醫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學科專業體系,擁有一批享有較高聲譽的重點學科、特色專科。心血管內科獲批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獲批安徽省“十三五”醫療衛生重點培育專科;皮膚性病科為皖南醫學院第三批重點扶持學科、國家級皮膚醫療美容示范基地;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皮膚性病科、神經內科、檢驗科為醫院第一周期、第二周期重點(扶持)學科,內分泌科為醫院第一周期重點扶持學科,檢驗科、普外科、呼吸內科為醫院第二周期重點扶持學科。
醫院在腔鏡、內鏡、介入技術和多學科診療方面均有突破,開展的多項醫療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如泌尿外科開展的1470半導體前列腺切除/剜除術,單孔腹腔鏡技術治療前列腺癌,輸尿管軟鏡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腹腔鏡下全膀胱切除術;心血管內科開展的房顫射頻消融術,希氏束起搏術;皮膚性病科開展的白癜風表皮移植術;神經內科開展的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術、卒中后語言吞咽障礙治療、TCD發泡試驗;普外科開展的乳腺癌根治加前哨淋巴結活檢術,三鏡聯合治療膽道結石;骨科開展的脊柱椎間孔鏡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婦產科開展的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呼吸內科開展的氣管鏡下介入治療;腫瘤內科開展的靶向治療、精確放療、介入治療等綜合治療;口腔科開展的下頜骨矢狀劈開術,口底癌擴大切除術;超聲科開展的胃腸超聲造影技術等;消化內科開展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內鏡下粘膜剝離術等。
為努力建成地方特色高水平的高校附屬醫院,醫院不斷推進醫療、教學、科研協同發展,2014年以來,成功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項,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0項,市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39項。探索臨床學院教學模式創新,建成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承擔理論和實踐教學課時共4110學時。獲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學協同基地,指導臨床學院學生獲得2016年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獲得安徽省高校附屬醫院首屆青年醫師臨床技能競賽團體一等獎,多次獲得皖南醫學院青年教師基本功系列競賽一等獎。
醫院科研工作逐步邁入正軌,積極開展科研項目的立項申報工作,不斷規范科研項目管理。近年來,獲批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發展能力振興計劃項目1項、省級質量工程4項,校級質量工程1項,“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課題1項,安徽省教育廳高校自然科學重點項目4項,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1項,皖南醫學院校級課題58項。2016年建成基礎實驗室,為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平臺支持。2018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實現國自然零的突破。
醫院配備了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64排螺旋CT、1.5T磁共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數字化X線攝像系統(DR)、計算機成像系統(CR)、數字化胃腸X光機、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各種消化內鏡系統、腹腔鏡系統、鈥激光、1470半導體激光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清石系統、呼吸機、二氧化碳冷凍治療儀、手術顯微鏡、激光美容治療儀、高壓氧艙等大中型醫療設備,為疑難重癥患者的診療和新技術的開展提供了雄厚的硬件支持。
醫院始終秉承“仁醫仁術、求實求新”的辦院宗旨,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更安全、更便捷、更規范為目標,致力于打造行業品牌,創建特色醫院。2014年以來,醫院在省衛健委組織的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始終位居前列,群眾總體滿意率達到94.79%,連續三年在皖南醫學院年度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先后成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科協同單位,國家中醫藥公共衛生專項重大疑難疾病(糖尿病)臨床防治分中心,上海瑞金醫院帕金森病聯合診療中心,中風120安徽特別行動組,安徽省人文關懷制度建設試點單位;先后榮獲國家級愛嬰醫院,全國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集體,安徽省“工人先鋒號”,安徽省教育工會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十佳創新單位”,蕪湖市藥械安全監測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