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優撫醫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其前身是1943年由晉察冀邊區衛生部組建的假肢小分隊,平津戰役后,隸屬華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建國后劃歸國家內務部。1953年由內務部劃歸河北省,被命名為河北省假肢廠,從豐臺遷至石家莊至今。1994年在河北省假肢廠的基礎上,增加了愛心醫院,組建為河北省肢殘康復中心。2002年經省編辦批準,撤銷“河北省肢殘康復中心”和“愛心醫院”,組建河北省優撫醫院,由僅為肢殘軍人服務,發展成為為全省優撫對象和社會患者提供綜合服務的醫療機構。
醫院位于省會石家莊市泰華街122號,是省民政廳直屬優撫衛生事業單位,二級綜合醫院,省市醫保定點單位。醫院占地面積1.5萬平米,建筑面積5.1萬平米,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研究、假肢矯形、康復、老年養護于一體的綜合醫院。全院設有32個科室,臨床科室主要有內一科、內二科、內三科、外一科、外二科、婦產科、康復醫學科、肛腸科、腫瘤科、五官科、老年病科、手麻科、急診科、中醫科等,醫技科室主要有放射科、檢驗科、功能科等,同時根據醫院的職能設有假肢矯形中心、康復輔具中心和老年養護中心。醫院主要承擔著全省抗日時期、解放時期、抗美援朝時期入伍的在鄉老復員軍人急、慢性疾病免費收治、供養任務;承擔著全省因戰、因公傷口復發和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的免費收治、供養任務;承擔著全省在鄉八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免費收治、供養任務;承擔著為全省因戰、因公、因病肢體傷殘軍人免費裝配假肢、矯形器、病理鞋的任務;承擔著為全省六級以上下肢重殘革命傷殘軍人的病理車、手搖三輪車等輔助器具的免費配置任務;承擔著為全省傷殘軍人、公務員、人民警察殘情評定體檢任務;承擔著義務下鄉巡回為全省在鄉優撫對象特別是貧困革命老區優撫對象查體和送醫送藥任務,同時全面對社會開放。2003年民政部、中華慈善總會、國際微笑列車組織確定我院為明天計劃和微笑列車定點醫院;2004年被北京大學附屬醫院、中國民康醫學會授予“心腦血管病變早期檢測河北中心”;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河北省慈善總會確定為股骨頭壞死患者醫療救助定點醫院;2008經省司法廳批準,確定我院為河北省假肢、輔助器具司法鑒定中心;2010年成為河北醫科大學康復醫學教學醫院。
醫院擁有先進的疾病診斷設備,如:西門子核磁共振,荷蘭飛利浦Brillance16層螺旋CT,日本島津ux-xp1000mA遙控數字胃腸機,日本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產五分類血球分析儀,彩色B超診斷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進口呼吸機及日本進口奧林巴斯電子胃鏡、氣管鏡,牙科綜合治療臺,國外進口康復理療器械等一系列先進的進口設備。在手術方面,可以開展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術,賁門癌切除術,肺葉切除術,胃大部切除,乳腺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及保肛術,先天性肛門閉鎖肛門成型術,椎管腫瘤切除、椎間盤切除術及斷肢(指)再植術,子宮全切術、次全切除術、卵巢癌、宮頸癌根治術,在治療唇腭裂及股骨頭壞死保髖方面以及對疑難危重病人的搶救上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醫院堅持“全心全意為優撫對象服務”的辦院宗旨,按照“以老年帶康復,以康復促老年”的辦院方針,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大力發展康復、老年事業,搶抓機遇,突出特色,老年養護中心依托醫院辦養老,現已成為醫、康、養、護四位一體的示范性養老基地。
假肢矯形中心、康復輔具中心是我國同類行業中組建最早的單位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向山東、湖北等五個省先后輸出五位首任廠長組建假肢工廠,為新中國假肢事業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目前擁有規范化的辦公、生產、康復訓練的場地、技術精湛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先進的康復輔助器具,可為肢體殘疾患者提供設計合理、質量可靠的假肢和康復輔具產品,尤其是和醫療有機結合成為國內首創,形成了醫療、康復、殘肢修復及假肢安裝和康復輔具配備、功能訓練為一體的完整體系。
優撫醫院的發展是振奮人心的,但發展沒有終點,一天更比一天進步是每個干部職工的信念。現在,圍繞社會老齡化出現的新問題,我們擬建一所適合不同家庭的河北省老年福利院,解決“四二一”家庭出現的養老難問題,并將我們原有的假肢矯形、康復輔具產業,繼續向高、精、端技術發展,殘老用品更加人性化。醫療科室做到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以我們的優勢為社會服務。
不斷發展,不斷革新,才能讓優撫醫院保持旺盛的生命。從一個普通的工廠到今天的二級甲等醫院,從專項專能到全科診療,近年的飛速發展給了我們經驗,也給了我們信心,繼續圍繞優撫醫院的特色,把我們的事業繼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