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鋼醫院于1958年10月正式開診,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實力居內蒙地區先進水平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全國首批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內蒙古百姓口碑金獎單位。1999年與內蒙古醫學院強強聯合,成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2010年,正式掛牌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三臨床學院。在全區醫療系統首家通過ISO9001:2000質量認證。近年來,醫院又成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包頭市工傷保險定點醫院及首批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定點醫院、衛生部指定的內蒙地區唯一可以開展肝、腎移植的醫院,全面向社會開放。先后被評為全區、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五十多年前,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解放軍總院專家支援邊疆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41醫院成建制轉業人員組建了包鋼醫院,繼承著老一輩醫院人高超的診療技術和優良的傳統,形成了醫院新時期的人才優勢。醫院現有職工191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40名,高級職稱醫務人員288名,博士、碩士研究生90人,本、專科畢業醫師比例達到90%以上。
醫院設有70個科室,其中臨床科室30個,醫技科室9個,分院5個,并下設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廠區綜合門診部和1所附屬衛校。擁有病床1500張。年門診量達到84余萬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兩萬余人次。
醫院擁有GE light speed VCT XT 64排CT、2.0T核磁共振儀、直線加速器、血管造影機、菲利浦IE33彩超、ECT、螺旋CT、多功能醫療體檢車、各類腔鏡、介入等先進設備。
醫院擁有自治區級醫學研究所2個,自治區級醫學領先學科1個,自治區級醫學重點學科2個,包頭市醫學研究所1個,市級重點學科5個。燒傷、呼吸、泌尿、心血管、骨科、普外等學科在全國行業內已具一定知名度。內分泌、血液、消化、腫瘤、婦產、神經、兒科及檢驗、影像、超聲等學科蓬勃發展。近年來,醫院以重點學科為主,相關科室聯合攻關形成學科群,固強補弱,共同發展,加強了醫院移植、介入、微創、創傷和危重癥救治、腫瘤綜合治療等品牌學科群建設,并以此推動了醫院各專科建設、科教水平和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提升。醫院最早在內蒙地區開展腎移植、在包頭開展肝移植手術,至今已完成肝、腎移植術近400例。腹腔鏡手術例數居全市首位,成為內蒙地區首批衛生部內鏡(泌尿、普外、消化)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不開刀治療各類疾病的介入治療在醫院普遍開展。先后有多項微創和介入技術填補自治區和包頭市空白。急診急救與包頭市120聯網,群體傷、復合傷和多發傷救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水平和能力居全市前列。
社區衛生工作成績斐然,與魯克世界救助委員會合作成立了魯克世界救助―包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引入國外社區服務理念,加強社區規范化建設。形成總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三級醫療服務網絡,社區覆蓋人口達22萬人。成為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健康促進基地、全國健康教育培訓基地和包頭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和內蒙古全科醫學臨床和社區培訓基地。
醫院先后與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醫療機構和醫學專家建立了協作關系,建立了美國奧卡拉―包頭心臟中心,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同時,醫院選派優秀骨干到美國、英國、日本、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進修和學習,使患者在包頭就能享受到世界一流水平醫療服務。
醫院從2000年起,承擔內蒙古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等高校本科、專科8個專業的臨床理論教學、臨床見習、生產實習的任務。建立了17個教研室,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已培養本科畢業生2000余名。醫院注重研究生的培養,目前有11個二級學科在招碩士研究生,已培養研究生近200名,研究生教育日臻完善。2010年,正式掛牌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三臨床學院。
近四年,醫院通過科研鑒定項目130余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項、國內領先水平40多項,鑒定數量和質量居包頭市第一。2010年我院一項科研成果榮獲自治區2009年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我院也是我市首次獲獎醫學類科技進步一等獎,也是自治區八年來首個醫學類科技進步一等獎。80余項科研課題獲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醫學獎、自治區、包頭市、包鋼科技進步獎。醫院職工發表專業論文近千篇。
內蒙古包鋼醫院在建設現代化一流醫院目標指引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發展戰略,開創了“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技術全面”的醫療新格局,實現醫院快速、健康、持續發展。以更便捷、舒適的環境,更精湛的技術和更優質的服務,真誠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