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位于海淀區中關村國家科技自主創新核心區,緊鄰地鐵四號線、十號線,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三級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醫保定點醫院,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定點醫院。目前承擔著北京中醫藥大學、南昌大學研究生培養任務;海淀衛校臨床教學及實習任務,現為南昌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市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不僅擔負著海淀區300多萬人口的醫療服務任務,還同時擔負著周邊高等學府、科研院所及企業高管人員的健康保健和醫療救護工作,是海淀區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救治和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的中堅力量。
北京市海淀醫院前身是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衛生科,地址:河北省平山縣王廟村。1949年2月,衛生科隨華北局黨校遷至北京西苑。1951年2月更名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附屬醫院。1953年1月24日移交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更名中央直屬第七醫院。1955年2月,醫院由西苑遷至海淀鎮黃莊。1956年9月1日移交北京市公共衛生局,更名北京市海淀醫院。1959年4月20日移交海淀區衛生局。醫院原地址:海淀南路151號,2002年地址變更為:海淀區中關村大街29號。2013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公共服務委員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市海淀醫院正式簽署“深度合作、融合發展”合作協議,實施改革成立了海淀醫院理事會、海淀醫院監事會、海淀醫院院務會,“北京市海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淀院區)”正式掛牌,現為海淀區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現有職工1600余人,其中醫師449人,護理人員672人,醫技人員159人,其他393人;高級職稱169人,博士、碩士學位255人,碩士生導師17人,博士生導師2人。北京市海淀醫院現有占地面積4.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編制床位900張,病房環境優雅、設施齊全。醫院2014年門診量已超過139萬人次,急診量16萬人次,年出院人數2.1萬人次,設有46個臨床醫技科室、32個病區及CCU 、ICU等重癥診療體系,其中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功能神經科、腎內科、ICU、胸外科、骨科、普通外科、婦產科、兒科、老年內科等科室具有較高的醫教研水平。近年來,醫院購進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擁有了包括3.0T核磁共振儀、128排螺旋CT、數字血管造影機(DSA)、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骨科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椎間孔鏡脊柱微創系統等國際先進的醫療診斷治療儀器,配備有ICU、CCU、RICU、NICU監護系統及凈化手術室14間,還建立了醫學檢驗中心、內鏡中心、血透中心等。
北京市海淀醫院始終堅持把醫療質量的提高與醫德醫風的建設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科技海醫、人文服務”的醫院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深層次“人性化”服務,努力構建良好的醫德信譽,提高醫院美譽度。特別是近幾年一系列改革、建設和發展,給醫院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一個以改革求生存、求發展的理念在醫院上下已基本形成,醫院的硬環境和軟環境都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為打造一流醫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多年來,醫院曾被授予“首都勞動獎章”、“首都護士奧運建功‘雙千日’文明優質服務系列活動優秀組織單位”、“首都志愿奧運好團隊”、“北京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工作單位”、“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首都文明單位”、“首都創建文明行業活動規范化服務達標單位”等榮譽稱號。近年來,醫院共有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立項,并且還有多項課題獲得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衛生局的立項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