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50年,屬政府舉辦的公益性社會福利事業醫療機構,經過67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院前急救、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指導為一體、各學科齊全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全縣醫療技術服務指導中心。服務半徑為元江縣、新平縣的漠沙鎮、楊武鎮及周邊地區紅河縣、墨江縣及石屏縣的部分村寨,服務人口約40多萬人。是紅河縣新農合、職工醫保定點醫療單位;是玉溪衛校、普洱衛校的教學醫院。2013年8月晉升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2014年8月全院10個優質護理服務病區通過驗收;2015年8月醫院護理專業獲省級臨床護理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6年8月骨科專業獲省級臨床骨科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醫院占地面積24畝,業務用房18221.09平方米。核定人員編制250人,實有在職員工423余人,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70余人。有研究生2人,大學本科學歷120人,大專學歷162余人。核定病床編制260張,實際開放床位418張。醫院共設有47個科室,其中,職能科室19個,醫藥技科室7個,臨床科室21個,臨床技能實訓中心1個。隨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進一步深化,我院業務工作各項指標已取得顯著成績。2016年我院大型設備檢查91349人次,陽性率68.65%,檢查陽性率在國家標準范圍內;2016年實施臨床路徑19個專業84個病種,實際進入16個專業72個病種,入組率68.94%,比2015年提高37.11個百分點;2016年我院已順利完成278例白內障患者的復明手術,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光明工程”任務指標;2016年抗菌藥物住院患者使用率42.62%,門診患者使用率16.13%,急診患者使用率22.44%,住院患者使用強度42.94DDD/100人/天,微生物送檢率44.36%,抗菌藥物使用率在國家標準范圍內。基本藥物使用率54.60%,符合國家要求。2016年業務收入達9400余萬元,門診累計就診人次275146人,每門診人次收費水平114.95元,每門診人次藥品費41.7元。出院人次16859人,人均住院費用3614.99元,人均藥品費827.43元。手術人次2970人,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數6.36天,比2015年的6.67減少0.31天。
醫院始終堅持“做大、做強、做精”的發展戰略,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以“醫術精湛,厚德仁心”為服務理念,以“愛心、誠心、耐心、細心”為服務精神,堅持科學規范管理,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提高醫護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群眾就醫環境。目前醫院擁有美國GE1.5T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進口飛利浦DR、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彩色B超、美國GEVolusonE10高端四維彩超、進口24小時心電監護儀、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腹腔鏡、膀胱鏡、鈥激光、麻醉呼吸機、日本原裝進口西森美康(XT—2000i)血細胞分析儀、德國西門子(ADVIACentaurCP)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法國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日本原裝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400)、美國強生全自動干化學分析儀(Vitros350)、賽科西德(SF80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美國原裝進口血細胞分析儀(CELL DYN 1800)、鼻竇內窺鏡、骨密度測定儀、肺功能測定儀、關節鏡、血液透析機、眼科超聲乳化治療儀等現代先進高端醫療設備。我院目前開展急危重癥搶救,顱內血腫微創清除、髖/膝關節置換術、股骨頭置換術、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關節鏡微創手術、甲狀腺次切、胃次全切、腹腔鏡膽囊切除、脾、腎切除、腎盂切開取石、前列腺電切除術、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鈥激光碎石、膀胱鏡等微創手術,子宮全切、白內障超聲乳化及鼻竇手術、血液透析治療、新生兒換血術、心臟雙腔起搏器植入術等。醫院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于2006年8月正式投入運行信息化系統,目前已建成較完善的醫院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和遠程可視醫療會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