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中心醫院(原包頭市第二醫院)始建于1942年,于1998年9月1日更名為包頭市中心醫院。醫院占地面積72650平方米,建筑面積117483平方米,固定資產4.16億多元,開放床位1500張,門診量30萬多人次,住院2萬多人次。內設41個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素以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而著稱。全院職工1055人,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突出貢獻專家1人,321人才工程人選3人,教授2人,專業技術人員909人,其中正高專技人員46名、副高專技人員197名、碩士生導師39名、博士2名、碩士研究生46名、在讀博士1名、國外進修學習專家3名。擁有核磁共振、螺旋CT、DR、數字減影血管機、數字化X光胃腸機、ECT、電子支氣管鏡、直線加速器、超聲胃鏡、彩超等大型先進診療設備564臺件。網絡建設走到自治區前列。
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堅持人才強院、科技興院的戰略,努力提高醫療質量、醫療技術,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醫院積極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與北大醫院、天壇醫院、阜外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建立協作關系,帶動了醫療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廣大患者就地請國內知名專家就醫搭建了橋梁。醫院有7個領先學科:神經內科是內蒙古自治區領先學科,心臟外科、心臟內科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學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普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婦科是包頭市領先學科。
2001年以來,醫院受到各級政府獎勵及榮譽150項,完成科研成果115項,獲科技進步獎51項,其中:內蒙古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9項,內蒙古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包頭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6項,內蒙古“廠協科技獎”1項,全區推廣項目25項,衛生部“十年百項計劃”成果推廣項目1項,開展新業務561項,發表省級以上雜志論文1472篇,在省級以上及國際學術交流論文587篇。
1995年在自治區盟市級醫院中首家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1998年榮獲全國百佳醫院。2000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04年榮獲全國首批百姓放心示范醫院。2005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軍區命名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標兵,2005年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學臨床試驗機構認定為臨床藥學試驗基地。2006年被包頭市委、市政府評為科技創新突出貢獻先進集體,2006年被市衛生局評為責任目標實績考核突出單位。2007年通過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科技廳批準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腦血管病研究所,包頭醫學院批準成立了包頭醫學院腫瘤防治研究所,2007年被包頭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評為法人信用等級A級單位,2007年被自治區藥監局評為藥品監測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被包頭市衛生局評為醫療機構對口支援農村牧區先進單位,2007年被包頭市衛生局評為衛生科教工作先進單位。
2007年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了質的飛躍,業務收入突破2.5億元,醫院管理、醫療質量、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醫療設備、住院環境得到根本改善,醫院文化建設更加繁榮。
2008年,院領導關注民生,啟動了“百萬五五O”惠民扶貧醫療服務工程,即:投入100萬元,為農村牧區患者來醫院治療的肺癌、食道癌患者補貼醫療費用5000元,為胃癌、直腸癌患者補貼醫療費2000元,為心臟搭橋術患者補貼醫療費用10000元。
院領導班子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狠抓醫療質量,醫學安全防范,不斷完善服務流程,改變服務模式,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跨躍,為包頭市人民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為包頭市醫療衛生事業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