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位于天水市西北,渭河中游。東鄰秦安縣、麥積區,南接秦州區、禮縣,西與武山縣接壤,北與通渭縣相連。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置縣迄今已有2700年,譽為“華夏第一縣”,是人文始伏羲誕生地,是蜀漢名將姜維的故里。
甘谷縣人民醫院前身是甘谷縣人民衛生院,建院初期設病床20張,職工24人。1950經當時的甘谷縣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甘谷縣人民醫院。建院63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醫院把握住了一次次歷史性機遇,實現了一次次大發展。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有縣級綜合醫院、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成為甘谷縣醫療中心和120急救中心,為西安交大一附院和甘肅省人民醫院協作醫院,是國家首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之一。
醫院位于甘谷縣城北關東巷63號,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3.65萬平方米,核定病床530張。現有職工55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74人。設有15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和13個職能科室,擔負著全縣及周邊地區70多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年門診量20萬余人次,住院病人2萬余人次。
門診大樓布局合理,科室設置齊全。住院部大樓內設新生兒監護中心、產科急救中心、省-縣遠程會診中心;有層流凈化手術間10間,重癥監護室6間,病區設開放式護士站,配置中央空調、負壓吸引、中心供氧及呼叫系統。有內設60張病床的感染樓一棟。在建120急救中心一棟。擁有設施先進的消毒供應中心和清洗中心。
目前能開展白內障超乳、腹腔鏡、椎間盤鏡、前列腺電切鏡、人工股骨頭置換、顱內血腫清除、開顱減壓、陰式子宮切除等手術。
近兩年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特邀北京、天津、西安、蘭州等省市三級醫院專家、教授定期來該院開展學術講座、教學查房、坐診、指導示范手術,近兩年業務量明顯增加,醫療技術明顯提升。
二、儀器設備
目前擁有德國西門子六排螺旋CT、DR、高頻數字胃腸X光機、乳腺X射線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光化學免疫分析系統、奧林巴斯電子胃鏡、耳鼻喉內窺鏡工作站、視頻腦電地形圖儀、彩色血流變、電子陰道鏡、腹腔鏡、膀胱鏡、椎間盤鏡等醫療設備。
三、醫院榮譽院黨總支被表彰為全市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醫院被市總工會表彰為模范職工之家,被市委宣傳部等部門表彰為全市最具公信力醫院,被縣委宣傳部表彰為黨報黨刊訂閱先進單位,被縣婦聯表彰為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獲全縣“五一”干部職工乒乓球比賽男子團體第四名;有兩名醫務人員受到省衛生廳表彰。
四、遠景規劃2013年該院在縣委、縣政府和縣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十八大和十八界三中全會精神, 貫徹落實“三好一滿意”、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和“效能風暴”行動。緊緊圍繞省衛生廳22項醫院管理核心制度以及與縣委、縣政府簽定的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內容,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內部管理、促進黨風廉政及醫德醫風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落實衛生項目、開展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和創建平安醫院等工作,穩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超額完成了各項醫療指標任務,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面推進了醫院科學發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甘谷縣人民醫院一班人將團結并帶領全院職工,緊緊抓住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從完善硬件設施、強化內部管理、注重文化內涵、加大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入手,群策群力,團結協作,力爭到2015年把醫院建設成為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環境一流、設施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技術一流、服務一流的現代化綜合醫院,初步具備創建三級乙等醫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