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中心醫院前身是潮州紅十字醫院,始建于1922年。1980年,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誠先生率先回家鄉視察,當得知家鄉醫療條件比較落后時,慷慨捐資1100萬港元擴建醫院及引進一批先進醫療設備。醫院擴建后于1982年改名為潮安醫院。1990年升格為潮州市中心醫院,是按廣東省衛生廳三級醫院規劃設置的公立非營利性綜合醫院,是潮州地區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的技術指導中心和重要基地。
技術力量情況:全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189人,正高職稱48人,副高職稱131人,中級197人。博士3人、碩士33人,在讀碩士66人,博導1人,碩導2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其中,被聘為南方醫科大學臨床兼職教授、副教授33人。
醫療設備:潮州市中心醫院醫療設備條件在粵東處于先進地位。目前醫院擁有國際知名品牌的磁共振成像系統(MR)、GE64排128層CT、螺旋CT、ECT、數字減影成像系統(DSA)等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基本滿足臨床診療及科研教學的需要。
業務概況:現定編床位800張,可開放床位約935張;年手術總例數9923人次,年出院人數35262人次,年門、急診量約50萬人次。
行政管理部門:院辦、黨委辦、醫務科、科教科、質控科、護理部、計財科、人事科、信息科、總務科、預防保健科、營養科、保衛科等職能科室。
獲省級重點專科和特色專科情況:多個學科在潮州市乃至粵東地區處于學術主導地位,其中神經外科及檢驗科被省衛生廳定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心內科及重癥醫學科被定為“廣東省重點扶持建設臨床專科”,神經外科被定為廣東省“十一五”醫學特色專科。
教學情況:1997年經省衛生廳、高教廳聯合評定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是廣東省首批通過教學醫院評審的醫院。是汕頭大學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潮州衛校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和臨床實習基地。2005年成為汕頭大學醫學院碩士培養點,現有碩士生導師2名。2010年5月,潮州市中心醫院經省衛生廳和省教育廳聯合評定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2010年9月15日,正式掛牌成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潮州中心醫院”。 2005年以來共招收計劃內研究生9名,在職研究生多名,已經畢業8名,均獲得碩士學位。與南方醫科大學和吉林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2名,目前正在潮州市中心醫院中心實驗室進行課題研究。培養的研究生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業績榮譽:1997年被評定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2005年成為汕頭大學醫學院碩士培養點,2010年9月15日正式掛牌成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1994年至2013年度,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395余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81項,其中省獎10項。醫院先后榮獲衛生部、人事部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單位”光榮稱號及廣東省衛生廳授予的“百家文明醫院”等多項榮譽稱號。
科室設置:醫院科室設置較為齊全,符合醫院管理的要求。⑴行政管理部門設有:院辦、黨委辦、醫務科、科教科、護理部、計財科、人事科、信息科、總務科、預防保健科、保衛科等11個職能科室;⑵醫療業務科室:①設有一級學科17個: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膚科、傳染科(感染病科)、腫瘤科、急診醫學科、康復醫學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ICU)、醫學檢驗科、病理科和中醫科等;②設有二級學科23個: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血液內科、腎病學內科、內分泌內科、免疫變態反應內科、感染科、普通外科、神經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婦科、產科、放射科(含X線診斷、CT診斷、磁共振成像診斷專業)、核醫學科、超聲診斷室、心電圖診斷室、腦電圖室、神經肌肉電圖室和介入放射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