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縣醫院創建于1938年2月,系一所就醫環境優美、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精良、服務品質優越,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03年以來先后與福建省立醫院、福建省協和醫院心胸外科研究所、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立協作、幫扶關系。
醫院設本部和靈地分院,總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400張(其中靈地分院50張)。現有職工380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0人,具有中高級職稱110人,設有12個職能科、17個一級臨床科室和8個醫技科室。年門急診量15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萬人次,年手術約4000臺。
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目前,擁有16排螺旋CT、核磁共振、德國史托斯微創手術系統、數字化攝影(DR、CR)、數字胃腸機、電子進口胃腸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CR實驗室等先進的診療設備。除開展常規診療項目外,已成功開展重型顱腦外傷救治、縱隔腫瘤切除、肺癌根治術、動力髖內固定、藥物溶栓、椎間盤微創介入治療術、顱內血腫微創抽吸等復雜手術及各種急危重癥搶救。微創技術、無痛技術、肛腸手術為醫院特色技術,臨床經驗豐富,居全市二級醫院領先水平。近年來,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0余項,其中2項獲市科技進步獎,3項獲縣級科技進步獎。
醫院秉承“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堅持 “德術并舉、敬業創新”的辦院方針,以“花園式醫院、家庭化病房、規范化診療、人文化關懷、親人化服務,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閩西北新型醫院”為發展目標,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狠抓軟硬件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醫院先后榮獲“全省衛生系統院務公開先進單位”、“三明市平安醫院“、“市衛生系統醫院管理先進單位” 等稱號,連續五屆被評為三明市“文明單位”,連續六年被評為市“紅十字會先進集體”,獲三明市第六、第七屆“文明行業創建示范點”稱號。
1、創建于1938年2月,全稱為清流縣衛生院,院址在城關寺前街《惜陰學舍》,時有醫生、助產各1人。
2、1950年2月2日,清流解放,縣人民政府接收經籌備至當年10月,名稱為清流縣衛生院,全院人員6人,院址同上,1953年7月遷往城關塔背窠,人員增至26人。
3、1957年2月更名為清流縣醫院。清流與寧化合并后更名為清流縣第二醫院,1967年11月工人進駐縣醫院,12月更名為清流縣工農兵醫院;1969年12月福建省協和醫院104名醫務人員下放到清流,月底與縣防疫站合并,改名為清流縣人民衛生防治院;1971年12月與防疫站分離,改名為縣中心醫院,遷到現址長興中街218幢(原稱城關西坪路1號),1976年復名清流縣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