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重慶市北碚區中醫院座落在美麗的縉云山麓,嘉陵江畔。其前身是抗戰期間成立于南京的近代中國第一個公辦中醫急救醫院——中醫救護醫院,1942年遷北碚與重慶施診所合并易名為“北碚中醫院”;1959年更名為“北碚區中醫院”,1995年被評為全國首批示范中醫院;2012年成為重慶市首批“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重慶醫科大學、西南大學藥學院等多家高校的教學醫院,廣東省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的協作醫院。是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先后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重慶市十佳醫院、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群眾滿意醫療機構等多項殊榮。
? ? ? ?醫院擁有新城區院本部、老城區分院和北泉、龍鳳、朝陽等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4.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5億元(正在建設的中央投資1億元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投入使用后,業務用房將增加2萬平方米,達6.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將達4.8億元)。編制床位800張。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等臨床科室30個和醫技科室10個。年門診量近60萬人次,出院3萬余人次。
? ? ? ?現有在崗職工10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45人,高級職稱123人(正高36人,副高87人),碩博士76人,碩士生導師8名。國家級中醫藥傳承專家2名,全國**基層中醫1名,全國第四批中醫**人才培養對象1名,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3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縣級中醫臨床技術傳承骨干3名,重慶市名老中醫藥傳承專家1名,重慶市名中醫2名,重慶市高級中醫藥人才6名,重慶市**青年中醫1名,北碚區名中醫15名,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名,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名。市級以上學術團體任職85人次,其中國家學術團體任職25人次。
? ? ? ?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腦病科、耳鼻喉科)、國家級中醫藥特色專科4個(耳鼻喉科、骨傷科、針灸科、肺病科);重慶市中醫藥重點學科1個(中醫腦病學);重慶市中醫重點、特色專科10個(腦血管專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腫瘤科、腎病科、脾胃病科、肛腸科、骨傷科、針灸科、北泉社區);全國第四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建設試點單位1個(治未病中心)。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2個,重慶市名中醫傳承工作室1個,重慶市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1個。承擔了中醫醫院傳承創新能力建設項目、中醫預防保健及康復能力建設項目、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建設項目、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建設項目。作為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課題分中心,參與973計劃1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科研項目1項,有制劑批文品種58個。近三年新立科研項目32項,參與臨床藥物實驗8項。擁有美國通用1.5T超導磁共振、日本東芝64排CT、飛利浦16排CT、數字平板血管造影機、高壓氧艙、GE四維彩超及全套胃腸內窺鏡系統、微創腔鏡手術系統及脊柱內窺鏡等價值約1.5億元的先進診療設備2000余臺件。在開展頭針透刺、梅花針、穴位注射、中藥熱奄包等近100項傳統中醫診療項目的基礎上,開展了心血管、腦血管、腫瘤等微創介入手術和高壓氧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脊柱椎間孔鏡技術、微創胸腹腔鏡手術、輸尿管軟鏡和經皮腎鏡手術等現代醫療技術。
? ? ? ?面對未來,醫院將始終秉承“大醫精誠、止于至善”的院訓,堅持中西醫并重,不斷推進繼承創新,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注重運用現代醫學成果,加強精細化管理及內涵建設,努力打造西部地區區域性中醫醫療中心,為人民的健康事業,播撒杏林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