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冠診療方案發布:連花清瘟、安宮牛黃等持續被推薦
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的通知》——上一版新冠診療方案的發布還是在2020年8月19日,距今已有1年半左右的時間。 國家衛健委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3月以來,疫情發生頻次明顯增加, 感染人數快速增長 ,已波及28個省份。 3月1日至14日,本土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超1.5萬例。
針對奧密克戎等變異株,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有最新修訂:? ?一是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 二是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 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 ; 三是進一步規范抗病毒治療; 四是對中醫治療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 五是調整解除隔離管理、出院標準以及解除隔離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項。?
根據前幾版診療方案梳理發現,在第三版首次提到中醫藥治療方案,第四版首次提到中成藥治療方案和用法,隨后各版進一步總結完善與更新,不同階段推薦使用不同的中成藥。? ?經對比發現,在中醫治療部分,多個中成藥大品種被繼續推薦—— 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生脈注射液被推薦5次(第四版-第八版均被推薦); 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被推薦4次(第四、六、七、八版均被推薦)。 根據方案,新冠肺炎屬于中醫“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證候及氣候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涉及到超藥典劑量,應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1.醫學觀察期
臨床表現 1:乏力伴胃腸不適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
臨床表現 2:乏力伴發熱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
2.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
(2)濕熱蘊肺證
臨床表現:低熱或不發熱,微惡寒,乏力,頭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飲,或伴有胸悶脘痞,無汗或汗出不暢,或見嘔惡納呆,便溏或大便粘滯不爽。舌淡紅,苔白厚膩或薄黃,脈滑數或濡。
推薦處方:檳榔 10g、草果 10g、厚樸 10g、知母 10g、黃芩 10g、柴胡 10g、赤芍 10g、連翹 15g、青蒿 10g(后下)、蒼術 10g、大青葉 10g、生甘草 5g。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
(3)疫毒夾燥證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癢,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脈浮緊。
推薦處方:宣肺潤燥解毒方 基礎方劑:麻黃 6g、杏仁 10g、柴胡 12g、沙參 15g、麥冬 15g、玄參 15g、白芷 10g、羌活 15g、升麻 8g、桑葉15g、黃芩 10g、桑白皮 15g、生石膏 20g。 服法:每日 1 劑,水煎 400ml,分 2 次服用,早晚各 1次。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
2.3普通型
(1)濕毒郁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咳嗽痰少,或有黃痰,憋悶氣促,腹脹,便秘不暢。舌質暗紅,舌體胖,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或弦滑。
推薦處方:宣肺敗毒方 基礎方劑:麻黃 6g、炒苦杏仁 15g、生石膏 30g、薏苡仁 30g、麩炒蒼術 10g、廣藿香 15g、青蒿 12g、虎杖 20g、馬鞭草 30g、蘆根 30g、葶藶子 15g、化橘紅 15g、甘草 10g。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薦中成藥:宣肺敗毒顆粒
2.4 重型
(1)疫毒閉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面紅,咳嗽,痰黃粘少,或痰中帶血,喘憋氣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惡心不食,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推薦中成藥:化濕敗毒顆粒
(2)氣營兩燔證
臨床表現:大熱煩渴,喘憋氣促,譫語神昏,視物錯瞀,或發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絳少苔或無苔,脈沉細數,或浮大而數。
推薦中成藥: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熱 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
2.5 危重型 內閉外脫證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動輒氣喘或需要機械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推薦處方:人參 15g、黑順片 10g(先煎)、山茱萸 15g,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
推薦中成藥:血必凈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
?增加2款新批準新冠抗病毒藥物 新版診療方案 將利托那韋片、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2款新冠抗病毒藥物納入抗病毒治療中。
2022年2月11日,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進行應急審評審批,附條件批準輝瑞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 (即 Paxlovid) 進口注冊。 從批準進口注冊到如今納入新版診療方案,利托那韋片僅僅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新版診療方案還特別提到,利托那韋片不得與哌替啶、雷諾嗪等高度依賴CYP3A進行清除且其血漿濃度升高會導致嚴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的藥物聯用。 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是清華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和騰盛華創醫藥(北京)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 2021年12月8日,國家藥監局應急批準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和安巴韋單抗注射液的注冊申請。
不同診療方法新變化 新版診療方案對中醫治療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結合各地臨床救治經驗,加強中醫非藥物療法應用,增加了針灸治療內容;結合兒童患者特點,增加兒童中醫治療相關內容。 新版診療方案還對抗病毒治療做了進一步說明, 抗病毒治療增添了3種治療方法, 分別是:
1.單克隆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 聯合用于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 歲,體重≥40kg)患者。 用法:二藥的劑量分別為1000mg。在給藥前,兩種藥品分別以100ml生理鹽水稀釋后,經靜脈序貫輸注給藥,以不高于4ml/min的速度靜脈滴注,之間使用生理鹽水100ml沖管。在輸注期間對患者進行臨床監測,并在輸注完成后對患者進行至少1小時的觀察。
2.靜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 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病毒載量較高、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 用法:使用劑量為輕型100mg/kg,普通型200mg/kg,重型400mg/kg,靜脈輸注,根據患者病情改善情況,次日可再次輸注,總次數不超過5次。
3.康復者恢復期血漿。 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病毒載量較高、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 用法:輸注劑量為200~500ml(4~5ml/kg),可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及病毒載量等決定是否再次輸注。 免疫治療領域, 新版診療方案更換了2種治療方法, 分別是:
1.糖皮質激素。 對于氧合指標進行性惡化、影像學進展迅速、機體炎癥反應過度激活狀態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酌情短期內(不超過10日)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地塞米松5mg/日或甲潑尼龍40mg/日,避免長時間、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以減少副作用。
2.白細胞介素6(IL-6)抑制劑:托珠單抗。 對于重型、危重型且實驗室檢測 IL-6 水平升高者可試用。 用法:首次劑量4~8mg/kg,推薦劑量400mg,生理鹽水稀釋至100ml,輸注時間大于1小時;首次用藥療效不佳者,可在首劑應用12小時后追加應用一次(劑量同前),累計給藥次數最多為2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800mg。 新增診療方案還增加了抗凝、俯臥位、心理干預等治療方法。同時,對于接觸隔離管理、出院標準以及接觸隔離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項,新版診療方案也進行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