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換季必感冒 夏天用藥必須更加在意
炎熱的夏天是許多疾病的多發期,有些藥物在夏天也容易質變。因此,在高溫下,當你感到炎熱時,不妨整理一下家庭藥箱,因為家里的一些藥物也需要"防暑降溫",這樣才能保證用藥安全。夏季天氣炎熱,家里可以準備一些防暑降溫及相關疾病的常用藥物。
防中暑類藥品:可備上些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藥,主要用于治療中暑引起的各種癥狀。長期在高溫下工作的人也可以準備一些口服補液鹽,以免因出汗過多而虛脫。此外,菊花茶還可用于預防中暑,具有清涼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消化道系統疾病類藥:夏季易滋生細菌,消化系統疾病較多,建議備上黃連素、思密達、香連丸、健胃消食片等藥品。感冒藥:夏季空調病患者最多,由于門窗關閉,空氣循環不良,室內外溫差大,細菌和病毒容易繁殖,建議在家準備一些板藍根沖劑等清熱解毒藥物。皮膚用藥:夏天有些人容易出現紅癢皮疹,蚊蟲叮咬。爐甘石洗劑具有抗炎、清涼、止癢、收斂、保護皮膚的作用??捎糜跓嵴?、蕁麻疹、痱子等急性瘙癢性皮膚病,可在家中使用。此外,還可以在家里準備一些風油精、清涼止癢、祛風解毒、清涼油、本草油等。夏天如何儲存藥物,夏天高溫,家里儲存的藥物也要經歷"烤驗"。每年夏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都會收到大量這樣的投訴。有人說片子變黑了,有人反映整瓶膠丸粘在一起,有人說家里珍貴的中草藥生蟲變質了。專家提醒,強光和高溫容易導致藥物變質,夏季溫度高,光線強,濕度高。當你感到炎熱時,家庭藥箱里的一些藥物也需要防暑降溫。藥理學專家指出,每升溫10℃,藥物中的化學反應速度會增加3"4倍。夏季,家庭儲存藥品必須注意低溫陰涼。溫度過高會變質或變形的藥品和開封使用的藥品應冷藏在冰箱中。有些藥物特別"怕熱",多加注意。
1.胰島素、丙球蛋白及各種生物制劑、利福平眼藥水、卡他林眼藥水易變質;各種肛栓、陰道栓易變形;
2.膠囊或膠丸(如維生素E膠丸、魚肝油等)。這些藥物會軟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在一起,有時會有異味。
3.糖漿和眼藥水應注意光線是否仍然澄清。如果有絮狀物、沉淀物、變色、霉變、結晶和大量氣泡,則不能再使用。
4.中藥制劑。"膏、丹、丸、散"蜂蜜、紅糖等是中藥制劑的特點,是常見的添加劑,夏季易發霉生蟲。在生產過程中,沖劑、顆粒劑類藥物加入了大量的糖分,加熱時容易發粘、結塊,密封不嚴時容易生蟲。
5.各種酊劑、乙醇、過氧化氫和揮發醇、過氧化氫和揮發油藥物,應特別注意低溫密封。對待"夏天病"注意用藥安全1.清熱降火過多。夏天,有些人習慣于服用大量的清熱降火藥,認為天氣很熱"火氣大",正好"對癥"。
事實上,使用清熱降火藥不能過量,以免引起藥物中毒。比如六神丸是家里常用的良藥之一,主要由牛黃、麝香、蟾酥、雄黃、冰片、珍珠六味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然而,有些人過量服用六神丸,導致藥物中毒。有些人一次中毒過多,有些人多次中毒過多。所以服用這類藥品要聽從醫囑,不要以為多服少沒什么大問題。2.不要濫用抗生素。細菌感染性疾病在夏季很容易發生,有些人會自己服用大量的抗菌素。為了預防胃腸道疾病,有些人甚至服用氟哌酸和其他抗生素來預防腹瀉。這種做法不僅不必要,而且不能起到預防作用。由于抗菌素類藥物毒副作用較多,一定要慎用,不能過量服用。如遇感冒發燒,使用抗生素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每年至少有一半的藥物不良反應是由抗生素引起的。3.小心利尿劑。由于夏季出汗量增加,身體處于缺水狀態,如果服用利尿劑,會導致嚴重缺水,甚至脫水。如需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應聽取醫生的意見,選擇合適的用藥方案。夏天不要隨意穿薄衣服,難免會磕磕碰碰。去年夏天,高中生劉因為打球不小心創傷了足部。服用消炎藥后,他用餐巾紙覆蓋出血部位,并用保鮮膜包裹。"保護"傷口感染了傷口。
藥監人員調查發現,他使用的藥物沒有質量問題,導致傷口感染的是敷料不當。專家指出,很多人不太在意傷口,認為只要擦藥,用什么敷料覆蓋傷口都無所謂。有些人用一些未消毒的棉花和紗布,甚至用一些不衛生的手帕、布條和餐巾紙來蓋住傷口。然而,如果敷料選擇不當,不僅不利于傷口愈合,還會引起許多并發癥,導致不良后果。國家嚴格管理醫用敷料作為醫療器械產品。常用的醫用敷料有止血海綿、紗布繃帶、醫用棉球、棉簽等。合格的傷口敷料可促進傷口愈合,減輕疼痛,分解壞死組織,避免傷口感染。家庭可以購買一些棉球、紗布等材料進行消毒包裝,用于夏季創傷。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醒,購買這些敷料必須在正規藥店購買,并注意識別批準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