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母親用藥禁忌很多 哺乳期禁忌的外用藥
紅霉素和林可霉素是抗生素和磺胺類,其中紅霉素和林可霉素從乳汁中排泄較大。當紅霉素靜脈滴注時,乳汁濃度是血清濃度的4-5倍,但當青霉素G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時,乳汁濃度僅為血清濃度的2%-20%。
雖然有些抗生素在牛奶中濃度很高,但到達嬰兒體內的劑量有限,不能達到有效濃度,但會引起嬰兒過敏反應,導致耐藥菌株的發生。一些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和異煙肼,可能會導致嬰兒中毒,應該被禁止。磺胺足以使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乏的嬰兒溶血性貧血。
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癲癇乳母每天口服苯妥英鈉和苯巴比妥妥400mg,嬰兒出現高鐵血紅蛋白、全瘀斑、嗜睡、虛脫;服用穩定性可降低新生兒體重,發生高膽紅素血癥;服用睡爾通可導致新生兒中毒;服用溴化物和癲癇酮會導致嬰兒嗜睡和皮疹。因此,哺乳期母親應避免長期服用此類藥物。
維生素B1缺乏癥導致某些輔酶減少和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乳酸、乙酰醋酸、丙酮酸等氧化不全的中間產物在組織和體液(包括牛奶)中積累,可導致嬰兒中毒。
乳汁濃度一般較高,如抗凝劑、放射性藥物、麥角制劑、鋰、抗癌藥等,哺乳期應禁止。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避孕藥、利尿劑、抗組胺藥、水楊酸鹽等對嬰兒有害。 雖然有些藥物在牛奶中的濃度低于血漿,但它們仍然會對嬰兒產生影響,如阿托品、苯海拉明、鍶瀉藥、咖啡因、新生霉素、水楊酸、羥基保泰松等。一般認為嗎啡成癮性鎮痛藥在牛奶中含量很小,但牛奶是酸的。嗎啡很容易進入乳房,達到血漿濃度的幾倍。此外,嬰兒呼吸中心對嗎啡非常敏感,應考慮禁用。
附:
紅霉素、四環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氯霉素、磺胺類、甲硝唑、眠爾通、穩定性、消炎痛、硫脲嘧啶、放射性碘131和125、甲咪嘎、克尿塞。
哺乳母親可謹慎使用的部分藥物:
阿司匹林、氯林可霉素、巴比妥、口服避孕藥、酚肽、奎寧、異煙肼、青霉素、鏈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