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厭氧菌感染一般治療
一、治療:
1.抗生素治療:
聯合使用抗厭氧菌和需氧菌藥物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區、不同醫院厭氧菌的耐藥譜不同,經驗用藥時要根據本地區、本實驗室的藥敏譜選藥。因此為提高療效,減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最好根據藥敏試驗選擇藥物治療。抗厭氧菌類藥物主要為硝基咪唑類,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等。因為便宜,副作用小,不易產生細菌耐藥,所以應用廣泛,其中甲硝唑使用最多。治療厭氧菌感染時,須采用分別對需氧菌和厭氧菌敏感的藥物,上述藥品一般與頭孢類藥物合用,提高療效。
甲硝唑對耐克林霉素的脆弱擬桿菌有效,并可避免克林霉素相關性偽膜性結腸炎.有關該藥潛在的致突變作用尚未見臨床后果.頭孢西丁和頭孢替旦對厭氧菌有廣泛的抗菌覆蓋面.甲硝唑,亞胺培南,美羅匹寧和β-內酰胺/β-內酰胺酶聯合應用,在體外試驗均顯示最好的抗菌作用.除甲硝唑外,所有這些藥物均可單獨使用,因為它們也有良好的抗需氧菌的作用。
抗厭氧菌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等。
其他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頭孢類、泰能等,也有抗厭氧菌的作用。但是這些藥物抗菌譜比較廣,容易導致菌群失調、霉菌感染等。
2.引流手術治療
對深部厭氧菌感染的治療應包括膿液引流和外科手術切除失活組織.抗生素配合外科手術有助于控制菌血癥,減少繼發性或遷徙性化膿并發癥,并能防止手術部位周圍的感染局部擴散。
混合感染中某些菌株對抗生素耐藥,抗菌療法也仍可見效,特別當給予充分引流時,效果更好,處理混合感染中的厭氧菌可減少傷口中細菌的數量,也可減少膿腫形成的數量.膿腫或容易感染的部位,如穿孔的器官必須關閉或引流,失活的組織,異物和壞死組織必須清除.任何封閉腔隙的感染如膿胸必須引流.若可能,應重建血液供應的循環.對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需結扎靜脈并給抗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