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瘢痕狹窄一般治療
一、治療
鼻咽部狹窄以手術治療為主,應根據狹窄的程度,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如單純擴張術、導管或膈膜分離法、植皮成形術、粘膜瓣轉移法、軟腭及咽后壁成形術、串線法等。對于輕度膜性閉鎖的患者,也可以粘膜瓣翻轉法進行整復,做一個基底向下位于口咽的粘膜瓣和一個基底向上的鼻咽粘膜瓣。將鼻咽粘膜瓣向前卷折覆蓋軟腭的創面,口咽粘膜瓣向后覆蓋咽后的創面。如軟腭中間遺有小孔,瘢痕較薄而不太堅實者,先自小孔用彎探針探清粘連的厚度,在懸雍垂兩側咽后壁上各做一基底在上方的粘膜瓣,粘膜瓣的長度約與粘連的主度相近,在粘膜瓣向上卷折時可將軟腭的鼻咽一側的創面完全覆蓋并固定之。
如瘢痕厚而堅實,軟腭粘膜瓣難以卷折,或粘連范圍廣泛,口咽亦受侵犯者,除采用軟腭粘膜瓣外,還要扭轉磨牙后區的頰粘膜覆蓋全部分離的創面。兩側的粘連要分期手術,方法如下:在一側軟腭做矩形粘膜瓣,基底向下伸展至咽粘膜,掀起粘膜瓣時注意勿穿透軟腭肌層進入鼻咽,橫行切除粘膜瓣基底部與軟腭之間的瘢痕組織,將軟腭與鼻咽后壁的粘連分離,使軟腭前移,軟腭粘膜瓣可從軟腫下緣處伸入鼻咽覆蓋咽后壁的創面,游離緣系一牽引縫線,通入鼻腔,固定于鼻前孔外,以鼻咽填塞加以固定。軟腭前壁的創面用取自磨牙后區的頰粘膜上的矩形粘膜瓣轉位膜瓣轉位縫合覆蓋,磨牙后區頰粘膜切口對位縫合。對側手術彼此側手術傷口愈合后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