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惡性腫瘤一般治療
一.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耳廓鱗癌視其發生部位及大小,可采用不同的手術法。位于耳輪處較小的腫瘤,可采用楔形或星形切口,一期切除縫合。腫瘤較大者,可采用耳后移行皮瓣,分兩期修復切除后的耳廓缺損。如腫瘤累及大部分耳廓,則需行耳廓全切除及斷層皮瓣移植術。范圍局限腫瘤較小的外耳道鱗癌,可采用整塊外耳道切除術。切除范圍應包括外耳道皮膚及四周骨壁、鼓膜及錘骨。腫瘤范圍廣泛,侵及鄰近組織并有頸部淋巴轉移者,則需行改良顳骨切除術及頸部解剖術。必要時尚需切除腮腺及下頜關節。放療對于外耳鱗癌效果較差,不宜單獨采用,可與手術治療結合使用。
二.基底細胞癌的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亦可配合放療。腫瘤累及范圍較廣,如侵及軟骨、外耳道或中耳,則需施行廣泛顳骨切除術。
三.外耳道腺樣囊性癌的治療:
該腫瘤在病理上常為低度惡性,但無包膜,呈侵潤性生長,術后極易局部復發,預后較差。手術宜行早期廣泛切除。發病時間短、腫瘤范圍較局限者,可行外耳道全切除術。切除范圍應包括軟骨、骨性外耳道、鼓環、鼓膜、錘骨、乳突氣房、顴弓根,如有必要,還可行腮腺切除術。病變范圍較廣泛者,應行顳骨次全或全切除,包括切除下頜骨髁狀突,并行頸上淋巴結清掃。放療對某些病人可能有幫助,但一般來說該腫瘤對放療敏感性較差。
四.黑色素瘤的治療:
應以早期手術切除為主。發生于耳輪部小的淺表黑色素瘤,可行楔形切除術。浸潤性生長且腫瘤較大者,應視其范圍,分別采用耳廓切除、腮腺切除和頸淋巴廓清術。黑色素瘤對放射線不敏感。
耳部惡性腫瘤辨證論治
1.中醫療法:
采用西醫治療耳部惡性腫瘤可以暫時緩解病人疼痛,而不能根治,采用中醫治療,可以根治但療程較長,目前臨床上治療耳部惡性腫瘤才用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
(1)術前配合中醫調理,糾正陰陽的失調,可擴大手術適應癥。
(2)術后配合中醫藥治療,可促使術后脾胃功能的調整,氣血得以恢復,對術后康復,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療效,為進一步接受放、化療打下基礎。
(3)術后配合中醫藥治療,可提高近期生存率,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慢性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的病人,均可引起頭痛,其中常見的急性中耳炎引起的頭痛,以清熱解毒為主,藥用:金銀花20克,虎耳草15克,川芎10克,連翹10克,穿心蓮10克,杭菊花10克,土茯苓10克,生甘草6克,野百合10克。
慢性中耳炎引起的頭痛可用滋陰降火法,藥用:知母12克,黃柏10克,當歸10克,赤芍 10克,熟地10克,鱉甲10克,姜汁黃連3克,生甘草6克。頭痛劇烈者加蔓荊子10克,川芎10克,紅花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