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橫紋肌肉瘤一般治療
外陰橫紋肌肉瘤西醫治療
外陰肉瘤以手術治療為主,輔以抗癌化療或放射治療可望提高療效。
1.手術
外陰胚胎型或葡萄簇型患者在切除或切開活檢后可先予化療,根據對化療的反應再決定手術范圍。對于化療有完全反應者,不必再行局部的手術。但腺泡型的橫紋肌肉瘤無一例外地早期發生淋巴和血行轉移,無論病情早晚,均應根治性外陰切除和腹股溝淋巴結清掃,如腹股溝淋巴結陽性則行髂盆區淋巴清掃術。
2.放療
Ⅰ期胚胎型或葡萄簇型患者放療并無必要。如果誘導化療加再次手術后外陰無殘留疾病,即使Ⅳ期的胚胎型或葡萄簇型患者亦無需放療。但對腺泡型或未分化型即使I期也應放療,因為放療組較未使用組的10年疾病緩解生存率明顯高。至于放療的時間,Arndt等(2001)指出對外陰胚胎型RMS的Ⅱ期患者,應在化療第3周開始放療,Ⅲ期的在第9周開始為佳。放療的量根據對化療的反應而定,對于腺泡型、其他型有顯微或大體殘留的,用±48Gy,而胚胎型如果在化療后體積減少>2/3,放療量±32Gy。
3.化療
以往化療處于輔助地位,用來消除術后殘留病灶。現采用術前多種藥物化療。病期稍晚、組織上核分裂活躍的肉瘤,根治術前后結合化療可改善預后。
(1)目前常用的治療軟組織肉瘤的抗癌化療方案有:
①VAC方案:長春新堿(vincristine)1.5mg/㎡,靜注,第1,8天;放線菌素或放線菌素D(更生霉素)400~600μg/㎡;靜注,第1~4天;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300mg/㎡,靜注,第1,4,8天。3~4周重復使用,但要視骨髓功能恢復情況而定。有報道用此方案治療盆腔肉瘤可延長生存期4~5倍(Rivard,1975)。
②ADIC方案:多柔比星(阿霉素)60mg/㎡,靜滴,第1天;達卡巴嗪(氮烯咪胺)(DTIC)250mg/㎡,靜滴,第1~5天。有效率42%(Beretta,1983)。
③CYVADIC方案:環磷酰胺500mg/㎡,靜滴,第2天;長春新堿1.5mg/㎡,靜注,第1,8天;達卡巴嗪(氮烯咪胺)250mg/㎡,靜滴,第2天。療程間隔4周。有效率47%。
(2)惡性淋巴瘤病灶局限者,先行手術切除,術后化療,常用方案為:
①COP方案:環磷酰胺800mg/㎡,靜注,第1天及第15天;長春新堿1.4mg/㎡,靜注,第1天;潑尼松(強的松)100mg,口服,第1~5天。3周重復1個療程。有效率80%以上(潘啟超,1989)。
②CHOP方案:環磷酰胺750mg/㎡。靜滴,第1天;多柔比星(阿霉素)50mg/㎡,靜滴,第1天;長春新堿1.4mg/㎡,靜注,第1天;潑尼松(強的松)100mg,口服,第1~5天。3周重復1個療程,有效率達90%以上。
4.放射治療
過去認為外陰肉瘤放射治療無效,然而軟組織肉瘤于根治性手術后補充放射治療是有益的,可減少術后局部復發率,與化療綜合應用也可達到近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