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積液一般治療
一、治療
鞘膜積液治療原則是對體積較小,張力不高,且無癥狀的囊腫無須急于手術。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尚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對體積較大,張力很高,因可影響睪丸血液循環(huán),導致睪丸萎縮,故應及時手術治療。目前治療鞘膜積液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兩種。
1.硬化療法 早在18世紀,Guy應用布爾得葡萄酒首次注射治療鞘膜積液。此后,陸續(xù)有奎寧、尿素、魚肝油酸鈉等藥物注射治療鞘膜積液的報告,直到1933年Kilbotlrne及Murray報告他們應用硬化劑治療鞘膜積液的經驗后,臨床上才開始廣泛應用。1975年Maloney對手術與硬化療法治療鞘膜積液作了前瞻性對比研究,結果發(fā)現硬化療法明顯優(yōu)于手術方法。1985年Baker首次應用四環(huán)素液作硬化劑治療鞘膜積液,取得了顯著療效,其副作用少,隨訪無復發(fā)。1988年Levine對25例積液量在20~780ml的睪丸鞘膜積液病人,應用四環(huán)素硬化治療,成功率為93%,其中一次成功率達75%,個別病人需要治療2~3次。1989年李磊報告41例應用四環(huán)素硬化治療的鞘膜積液病人,成功率達97.6%,無并發(fā)癥,認為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替代療法。
一般認為積液量大于500ml或疑有睪丸腫瘤者不適合硬化療法。交通性鞘膜積液切忌應用此法,以免四環(huán)素溶液流入腹腔而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四環(huán)素治療鞘膜積液的效果,可能是由于溶液pH低,引起明顯的細胞反應,導致纖維增生及鞘膜粘連所致。這些組織反應對尚在發(fā)育中的小兒睪丸,是否會造成遠期損傷尚不清楚。且小兒鞘膜積液鞘狀突管多未閉塞,單純穿刺排液注藥硬化治療,難以達到治愈目的。1995年阮元峰報告3例鞘膜內注射四環(huán)素致小兒睪丸壞死的病人,應引起警惕。
2.手術治療 若囊腫大、張力高,有可能影響睪丸血運和睪丸發(fā)育者可行手術治療。手術是治療鞘膜積液的主要方法,術中要打開鞘膜囊,并將鞘膜翻轉。對于交通性鞘膜積液,尚應高位結扎鞘狀突。術中應仔細止血,并置橡皮膜引流,以防陰囊血腫形成。
術后復發(fā)問題:鞘膜積液經手術治療很少有得發(fā)的。我們分析了睪丸鞘膜積液術后復發(fā)的病例。認為復發(fā)的原因主要是把先天鞘膜積液誤診為單純的睪丸鞘膜積液,而做了睪丸鞘膜翻轉手術,未做高位結扎。腹腔內液體不斷外流,促使上皮細胞再生而有復發(fā)。其它或由于多房性睪丸鞘膜積液未能切除干凈而復發(fā)者屬于少數。
二、預后
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鞘膜積液辨證論治
1,中醫(yī)療法:
中醫(yī)治療鞘膜積液——鞘膜積液,中醫(yī)學稱為"水疝"。臨床表現為陰囊的一側或兩側腫大如水晶、不紅不熱、下控睪丸、上引小腹、瘙癢流水或寒濕之邪、久郁化熱,亦可見陰囊紅腫、小便短赤等證。多因厥陰肝經之脈不得疏利,復受寒濕或濕熱郁結所致。
方一
[配方]肉桂6克,煅龍骨、五倍子、枯礬各15克。
[用法]先將上yao搗碎,加清水約700毫升煎煮沸30分鐘,將yao液倒入碗內,待溫與皮膚溫度相近時,把陰囊全部放入yao液內浸洗30分鐘。每日浸洗2次,2日1劑,連用8劑。
[功效]溫經、收濕、消腫。適用于睪丸鞘膜積液。
方二
[配方]五倍子、枯礬各10--15克。
[用法]上yao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內,待微溫時,把陰囊全部浸泡在yao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鐘。每日1劑,浸泡2-3次。下次用時將yao液加溫,用yao前先用溫開水洗凈外陰部。
[功效]收斂消腫。適用于小兒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交通性鞘膜積液等。
方三
[配方]金銀花、蟬蛻各30克,紫蘇葉15克。
[用法]上yao加清水,煎2次,去渣,兩汁混合倒入碗內,待溫先浸后洗陰囊,每次浸泡30分鐘。每日1劑,浸洗2-3次。
[功效]祛風、清熱、消腫。適用于小兒鞘膜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