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結核一般治療
顱骨結核西醫治療
一、治療
顱骨結核的治療原則是,在應用抗結核藥物進行系統治療的同時盡早地施行徹底的病灶清除術。全身治療主要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鏈霉素、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異煙肼(雷米封)、對氨水楊酸鈉等,還需配合良好的休息,加強營養以增強抗病能力。局部病變如已有頭皮慢性竇道或顱骨破壞,應盡早手術徹底清除病灶。在病變較早階段僅有頭皮下寒性膿腫而顱骨侵蝕輕微者,可切開頭皮清除干酪樣物,搔刮皮下增生的肉芽組織及受累的顱骨,放入抗生素及引流條部分縫合傷口后換藥,或將傷口全部縫合。如已形成頭皮竇道,但顱骨破壞不嚴重,可通過竇道搔刮受累的顱骨,竇道壁及頭皮下引流后換藥。但上述方法如效果不佳,仍需及時做病灶徹底清除術。對顱骨破壞嚴重者,應盡早采取徹底的病灶清除術。可沿竇道切開,并將其一并切除,充分暴露病灶區顱骨,排出干酪樣膿液及死骨,如有顱骨缺損則從缺損處咬除病變顱骨,如無顱骨缺損則于受累顱骨上鉆顱后咬除之,切除范圍必須達健康顱骨處,其后刮除硬腦膜外及頭皮下增生的肉芽組織,傷口沖洗干凈后放入鏈霉素及引流條,傷口大部全層縫合后換藥。如并發腦膜炎時應在全身應用抗結核治療外,還可在病灶清除后每3~5天經腰穿行抗生素和激素鞘內注射。如有癲癇發作則根據發作類型不同,應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魯米那)、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抗癲癇藥物治療。如并發顱內結核瘤引起顱內壓力增高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時,除應用抗結核治療及病灶清除術外,需做腦血管造影或CT、MRI檢查以明確病變的位置及范圍,根據病情再開顱作結核球切除術。
二、預后
顱骨結核多數經及時病灶清除術及抗結核治療預后較好。但有少數病人發生顱內壓并發癥,可引起高熱、抽搐、昏迷、顱內壓增高,嚴重時導致腦疝危及生命,及使經治療、得以挽留生命,但常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癲癇和腦積水等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