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類癌一般治療
一、治療
本病以手術治療為主。
1.手術治療 局部切除適用于直徑<1cm、遠離十二指腸乳頭的腫瘤,如腫瘤較大呈浸潤性生長,或位于十二指腸乳頭周圍,應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對類癌肝轉移,可在切除原發灶同時切除肝轉移灶。肝內廣泛轉移者可行肝動脈結扎或栓塞治療。
2.非手術治療
(1)對癥治療:類癌綜合征病例可用二甲麥角新堿和可待因控制癥狀,前者易引起腹膜后纖維化。腹瀉難以控制可用對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 lalanine),4.0g/d,但可能引起肌肉痛和情緒低落。
(2)藥物化療:廣泛轉移病例可用多柔比星(阿霉素)、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硫酸長春堿(長春花堿)、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可有一定療效。最近研究表明鏈佐星(鏈脲霉素)療效最好,單獨用賽庚啶(cypreheptadine)亦有療效。放療可緩解骨轉移所引起的疼痛,但不能使腫瘤消退。
二、預后
判斷類癌的良惡性不全取決于細胞形態,主要取決于有無轉移。一般認為腫瘤轉移與其大小有關,腫瘤小于1cm者轉移率為2%,1~2cm者轉移率為50%,超過2cm者則80%~90%有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