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鈍性閉合傷一般治療
一、西醫治療
1、心臟破裂和冠狀動脈破裂病人常迅速死亡,僅極少數有幸能送到醫院得到診斷。
2、少見的創傷性室間隔破裂和瓣膜損傷,若不因其他嚴重合并傷而死亡,病人有機會送到醫院進一步確診后在體外循環下行心臟直視手術。
3、心肌挫傷的治療在于對癥處理,控制心律紊亂和防治心力衰竭,并觀察有無室壁瘤發生。
對能護送到醫院救治的患者,醫護人員應做好以下的護理準備:
二、術前急救護理及準備
閉合鈍性傷致心臟破裂,病情隱匿,傷情嚴重危急,病人入院后,護士應迅速測量生命體征,簡要詢問病史,初步判斷受傷部位及程度,短時間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盡量選用口徑粗大的靜脈輸液針頭和肢體粗大靜脈,補充有效的循環血量。采血送檢備足血源。動態監測血壓、心率、呼吸和脈搏血氧飽和度及心電圖。做好急救物品、藥品的準備工作,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同時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懼心理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快速行手術前準備,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三、術后護理
1、血流動力學監測
(1)中心靜脈留置導管護理 ①防止感染: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原則,每日換藥1 次,常規消毒后局部用3M 膠貼覆蓋,如有局部滲血要及時清洗,涂撒凝血酶,用無菌紗布墊加壓覆蓋。②保持導管通暢:沖洗液由1∶4 肝素鹽水和壓力袋組成。沖洗裝置與換能器相連,并保持壓力在40 kPa ,以維持監測系統2 mL/ h~4 mL/ h 持續沖洗的作用,以防血栓堵管。
(2)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的護理 常規用心肌正性肌力藥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加心肌收縮力,提高心排量。血壓平穩后逐漸減量至停用。這2 例病人術后均應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以增加心肌收縮力維持血壓,例1 病人術后12 h 血壓穩定,逐漸予以減量停藥;例2 病人因年老體弱,心功能較差,術后36h 方予以停用上述正性肌力藥物。
2、呼吸系統護理 病人術后常規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保證全身供氧,防止二氧化碳蓄積,減輕心臟負荷。觀察機體呼吸功能情況,監測血氣分析,及時調整參數。置管期間還應注意加強呼吸機管道的護理,預防感染,經常聽診肺部呼吸音,定時翻身叩背,及時吸痰,吸痰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缺氧。例1 病人于術后6 h 拔除氣管插管;例2 病人術后12 h 拔除氣管插管,無肺部感染發生。拔管后仍應加強肺部護理,鼓勵病人深呼吸、咳嗽和咳痰。
3、心包及縱隔引流管護理 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邊,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擠捏,并記錄引流量。術后1 h 內引流量會偏多,屬正常現象。如果術后2 h、3 h 后引流液仍較多,大于300 mL/ h ,且顏色鮮紅,分析原因后給予及時處理。
4、尿量觀察 尿量是反映腎組織灌注、體液平衡的重要指標之一,病人術后常規留置導尿管,準確統計每小時尿量,觀察尿色。例2 術后出現尿少,控制輸液的同時,結合全身情況予以利尿處理,尿量逐漸增加。
5、營養支持 拔除氣管插管后充分清潔口腔,3 h~6 h 后開始進水,無不良反應后逐步進流質、半流質及普通飲食。食譜宜富含蛋白質、糖、維生素、礦物質。
6、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術后鼓勵病人盡早行肢體功能鍛煉,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各項活動以不出現心悸胸悶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