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一般治療
一、西醫治療
1、鼻中隔粘膜瓣修補法
1)減張縫合法
適用于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小穿孔。局部表面和浸潤麻醉后,將穿孔邊緣去少許以形成新鮮創面。在穿孔邊緣的前上方1~2cm處做一弧形切口,其長度應超過穿孔直徑。自穿孔創緣分離鼻中隔兩側粘骨膜至弧形切口,以松解粘骨膜,然后將其向后下拉并覆蓋穿孔,將此中隔軟組織瓣膜片后下方1~2cm處,將其組織瓣膜牽拉向前上遮蓋穿孔,并在穿孔的前上緣處縫合。
2)鼻中隔粘膜瓣轉位修補法
在鼻中隔左側粘膜上,自穿孔上方繞過穿孔后緣至穿孔下方,做一弧形切口。再自切口起點繞過穿孔前緣做另一弧形切口,兩者匯合成一梭形,中間為穿孔,上下各為一三角形粘膜瓣,然后將穿孔上下兩個三角形粘膜瓣自尖端向穿孔邊緣剝離,形成以穿孔緣為蒂的粘膜瓣。將穿孔上面的粘膜瓣向下翻,下端粘膜瓣向上翻。這樣便形成了穿孔部右側粘膜。左側穿孔的覆蓋與單側減張縫合法相同,但要保證粘膜瓣的寬度。
2、鼻甲粘膜瓣修補法
1)中鼻甲粘膜轉位法
將穿孔緣切除少許以形成新的創面。在同側中鼻甲上做到“U”形切口,由上而下剝離粘膜瓣至蒂部,將此粘膜瓣向下翻蓋于穿孔并將其縫合于穿孔周圍的創緣上。對側鼻腔填塞,2~3周后切斷蒂部。
2)下鼻甲粘膜轉位法
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于下鼻甲表面做正“U”形切口,粘膜瓣向上翻蓋于高于下鼻甲水平的鼻穿孔上。
3、鼻底、鼻中隔粘膜修補法
于一側鼻腔下鼻道外側壁做一前后方向切口,自此切口向下至鼻底,再向上分離粘骨膜和粘軟骨膜,分離范圍盡量大,向上可達穿孔上緣。對側同法處理。然后在穿孔上緣前后向切取一窄條粘膜瓣,將雙側粘膜瓣向上轉位位置蓋于穿孔上,雙側分別對位縫合。
4、鼻外組織游離移植法
用于修補鼻中隔穿孔的鼻外組織為顳筋膜闊筋膜、脛骨骨膜等。游離移植片應略大于穿孔。于左側鼻中隔穿孔的前方做一縱切口,自切口處用剝離子剝離穿孔周圍粘膜,剝離范圍距離穿孔邊緣約0.5cm。將取下的筋膜自切口內放入并嵌置于穿孔周圍已剝離開的兩層粘膜間,然后用縫線固定,鼻腔內填塞壓迫。
5、非手術閉合法
根據穿孔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H”形硅膠鈕扣,將其嵌置于穿孔部位,扣的兩葉分別位于鼻中隔兩側,兩葉中間的中心軸部位于穿孔正中。硅膠扣的兩葉厚度應各1mm,中心軸直徑5mm,寬度3mm。Facer用此法治療成功率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