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息肉一般治療
一、治療
確診的食管息肉病人若無手術禁忌,應進行手術切除。
據近年文獻報道,約1/3的頸段食管息肉可經食管鏡在直視下用圈套器切除,息肉蒂部用電凝止血,或經食管鏡電灼息肉蒂部后再將息肉完整摘除。Patle等(1984)認為食管息肉的蒂部含有較大的滋養動脈,不宜用內鏡摘除此類息肉,一旦在摘除后蒂部血管發生大出血,電凝止血控制出血。
發生于食管上段或中段的息肉,可根據息肉的具體部位經頸部切口或剖胸切口顯露有息肉的食管后切開食管腔,從息肉蒂部完整切除息肉,蒂部用結扎法或縫扎后妥善止血,之后再縫合食管壁的切口。
許多作者認為,如食管息肉的直徑小于2cm,可經頸內鏡用圈套器將其摘除;如息肉的長度大于8 cm或者息肉呈卵圓形,則須經頸部切口剖開頸段食管腔后摘除息肉。因大部分食管息肉的蒂位于頸段食管,經頸部切口可以一次摘除息肉及其蒂部。手術后可以完全緩解病人的吞咽困難。
二、預后
食管息肉的治療效果滿意,預后良好,無手術死亡的病例報道,術后息肉復發的病例罕見。Duke報道1例46歲的男性頸段食管息肉用內鏡摘除術后7年復查,病理活檢證實為食管脂肪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