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心包炎一般治療
一、治療
目前認為,一旦細菌性心包炎的診斷成立,除全身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外,仍應立即施行心包切開術。因為全身抗生素治療及向心包腔內注入抗生素皆不能防止腔內膿液的形成.甚至可因大量心包積液而引起心臟壓塞,或因包裹性積膿形成而發展成縮窄性心包炎。對于有些稠厚的化膿性積液形成的粘連小腔,需做廣泛的心包切開術,達到充分引流以預防發生縮窄性心包炎。
根據心包積液性質及血培養的結果或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必要時需多種抗生素聯合使用。抗生素的劑量須大,療程應充分,在感染控制后仍需維持2周。
二、預后
在未使用抗生素的年代,細菌性心包炎病死率幾乎為100%,自采用心包切開引流術后,病死率可減至50%??股丶靶陌虚_引流術聯合使用后,病死率更為降低。但因細菌性心包炎往往同時存在有嚴重的原發病,如治療不及時,病死率仍可很高。有資料于1988年報道過去20年細菌性心包炎的死亡率占心包炎總死亡率的28.9%。有少數細菌性心包炎并發心室破裂、假性室壁瘤患者則病死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