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危象一般治療
一、西醫治療
一】治療原則
1.應在加強監護條件下立即接受靜脈藥物降壓治療。
2.盡快將血壓降低至安全范圍(舒張壓90-100mmHg),同時切忌降壓過度,導致重要器官灌流不足。
3.重點保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損害的發生或加重。
4.病情穩定后應逐步過渡至常規抗高血壓治療方案和原發病的治療。
二】用藥原則
1.本癥為心血管急、危癥之一,應力爭盡快使血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優先考慮靜脈給能快速發揮作用的藥物。
2.應重點保護心、腦、腎重要器官,根據個體化特點考慮用藥。
3.血壓及癥狀控制后應將治療逐漸過渡到常規抗高血壓治療,防止反復。
三】治療
(一)應盡快使血壓下降。
(二)根據病情選擇用藥:
以適宜的速度達到降壓目的。硝普鈉數秒鐘起作用,低壓唑數分鐘起作用,利血平、甲基多巴、長壓定數小時起作用。其中以硝普鈉最為理想,無條件用硝普鈉時,可靜注低壓唑,如病情不十分緊急,可肌注利血平。
(三)監護。
(四)防治腦水腫。
(五)抗心衰。
(六)合并氮質血癥者:
應予血液透析治療。
(七)惡性高血壓:
往往迅速發生高血壓危象,必須積極治療,根據臨床癥狀的輕重決定降壓速度。病情危急的惡性高血壓,舒張壓高于20kPa(150mmHg),需數小時內下降,而處在惡性高血壓早期,病情尚不十分危急,血壓可在數天內下降,可口服或間斷靜脈給藥。
高血壓危象辨證論治
二.中醫療法
1)肝陽上亢
證候:眩暈,耳鳴,頭脹痛,易怒,失眠多夢,脈弦,或兼面紅,目赤,口苦,便秘尿赤 ,舌紅苔黃,脈弦數;或兼膝酸軟,健忘,遺精,舌紅少苔,脈弦國;甚或眩暈欲仆,泛泛欲嘔,頭痛如掣,肢麻震顫,語言不利,步履不正。
治法:平肝潛陽,精火熄風。
主方:天麻鉤藤飲加減
用法:
加減:若苔肝陽亢極化風者,加羚羊角、牡蠣、代赭石;若肝陽亢進而偏陰虛者加滋齋肝腎之藥,如牡蠣、龜版、鱉甲、首烏、生地;若肝腎陽虧嚴重者應考慮腎精不足證結合上述化裁治之。
2)氣血虧虛
證候:眩暈,動則加劇,勞則即發,神疲懶言,氣短聲低,面白少華,或黃,或面有垢色,心悸失眠,納減體倦,舌色淡,質胖嫩,邊有齒印,苔少或厚,細或虛大,或兼食后腹脹, 大便溏;或兼畏寒肢冷,唇甲淡白。
治法:補益氣血,健運脾胃。
主方:八珍湯加減
用法:
加減:
3)腎精不足
證候:眩暈,精神萎靡,腰膝酸軟,或遺精,滑泄,耳鳴,發落,齒搖,舌質嫩或嫩紅,少苔或無苔,脈弦舅或弱或細數。或兼見頭痛顴紅,咽干,形瘦,五心煩熱,舌嫩紅,苔少或 光剝,細數或兼見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或根部有濁苔,脈弱尺甚。
治法:補益腎精,充養腦髓。
主方:河車大造丸加減
用法:
加減:若眩暈較甚者,加龍骨、牡蠣、磁石、珍珠母;若遺精頻頻者加蓮須、芡實、桑螵蛸 、沙苑子、覆盆子。
4)痰濁中阻
證候:眩暈,倦怠或頭重如蒙,胸悶或時吐痰涎,少食多寐,舌胖,苔濁膩或白厚而潤,脈滑或弦滑,或兼結代,或兼見心下逆滿,心悸怔忡,或兼頭目脹痛,心煩而悸,口苦尿赤, 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或兼頭痛耳鳴,面赤易怒,脅痛,脈弦滑。
治法:補益腎精,充養腦髓。
主方:河車大造丸加減
用法:
加減:若眩暈較甚者,加龍骨、牡蠣、磁石、珍珠母;若遺精頻頻者加蓮須、芡實、桑螵蛸、沙苑子、覆盆子。
5)瘀血阻絡
證候:眩暈,頭痛或兼見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暗,舌有瘀斑或瘀點,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補瘀生新,行血清經。
主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用法:
加減:若兼寒凝,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桂枝;若兼骨蒸勞熱,肌膚甲錯者,去柴胡、桔梗以清熱養陰,祛瘀生新,加丹皮、黃柏、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