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細胞性貧血一般治療
一、治療
1.治療基礎疾病
去除病因。
2.營養知識教育
糾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調習慣。
3.補充治療
根據缺啥補啥的原則,應補充足量直到補足應有的貯存量。維生素B12缺乏可應用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每天100μg,連續2周,以后改為每周2次,共4周或直到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即初6周的治療,維生素B12總量應在2000μg以上。以后改為維持量,每月100μg,也可每2~4月給予1mg,但以每月給予一次維持量復發機會少。有神經系統癥狀者維生素B12劑量應稍大,且維持治療宜2周一次,凡神經系統癥狀持續超過1年者難以恢復。凡惡性貧血、胃切除者、Imerslund綜合征及先天性內因子缺陷者需終身維持治療。維生素B12缺乏單用葉酸治療是禁忌的,因會加重神經系統的損害。葉酸缺乏者可口服葉酸,每日3次,每次5mg,對腸道吸收不良者也可肌內注射甲酰四氫葉酸鈣3~6mg/D,直至貧血和病因被糾正。如不能明確是哪一種缺乏,也可以維生素B12和葉酸聯合應用。也有認為對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兩者合用比單用葉酸效果為佳。補充治療開始后一周網織紅細胞升高達到高峰,2周內白細胞和血小板恢復正常,約4~6周貧血被糾正。
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
(1)葉酸缺乏:口服葉酸5~10mg,3次/d。胃腸道不能吸收者可肌內注射四氫葉酸鈣5~10mg,1次/d,直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一般不需維持治療。
(2)維生素B12缺乏:肌內注射維生素B12 100μg 1次/d (或200μg,隔天1次),直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惡性貧血或胃全部切除者需終生采用維持治療,每月注射100μg 1次。維生素B12缺乏伴有神經癥狀者對治療的反應不一,有時需大劑量500~1000μg/(次/周)長時間(半年以上)的治療。對于單純維生素B12缺乏的患者,不宜單用葉酸治療,否則會加重維生素B12的缺乏,特別是要警惕會有神經系統癥狀的發生或加重。
(3)嚴重的巨幼細胞貧血患者在補充治療后:要警惕低血鉀癥的發生。因為在貧血恢復的過程中,大量血鉀進入新生成的細胞內,會突然出現低鉀血癥,對老年患者和有心血管疾患、納差者應特別注意及時補充鉀鹽。
4.其他輔助治療
上述治療后如貧血改善不滿意,要注意有否合并缺鐵,重癥病例因大量紅細胞新生,也可出現相對性缺鐵,都要及時補充鐵劑。嚴重病例補充治療后,血鉀可突然降低,要及時補鉀,尤對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病者。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可同時補充維生素C、B1和B6。
二、預后
巨幼細胞貧血的預后與原發疾病有關。一般患者在進行適當的治療后可得到很快的反應,臨床癥狀迅速改善,神經系統癥狀恢復較慢或不恢復。網織紅細胞一般于治療后5~7天開始升高,以后血細胞比容和血紅蛋白逐漸增高,血紅蛋白可在1~2月內恢復正常。粒細胞和血小板計數及其他實驗室異常一般在7~10天內恢復正常。如果血液學指標不能完全被糾正,應尋找是否同時存在缺鐵或其他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