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狼瘡腎炎一般治療
小兒狼瘡腎炎西醫治療
一、治療
治療需要因人而異,需要強調個體性,特別是要注意心、腎、神經系統并發癥的及時干預治療,充分考慮藥物治療的利弊、得失后確定近期、遠期的治療方案并認真評價治療風險與效益,讓病兒監護人充分知曉。
1、一般治療:
急性期、活動期,重癥均強調休息、加強營養、避免日曬,靜止期逐步恢復活動、上學。服免疫抑制劑期間盡量不到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若發生感染應積極治療,要避免使用誘發狼瘡和腎損害的常用藥物(磺胺、肼屈嗪、普魯卡因胺、對氨水楊酸、青霉素、氨基糖苷類藥物);局部皮損若無繼發感染,可涂潑尼松軟膏。
2、抗凝劑:
狼瘡腎炎病人多呈高凝狀態,尤其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之后,血小板聚集力增強,血纖維蛋白原升高,不但可發生腎小球毛細血管血栓,還易并發腎靜脈等大血管血栓,應予抗凝治療。嚴重彌漫增殖型LN可用肝素100U/kg,或蝮蛇抗栓酶0、01U/kg,<0、25U/次,1~2次/d,靜滴,或口服雙嘧達莫(潘生丁)3~8mg/(kg·d)。有肯定血栓形成者可用尿激酶每次200~600U/(kg·次),溶于葡萄糖水200ml中靜滴,1次/d,14天一療程。
3、免疫抑制劑
(1)細胞毒類藥物:很多觀察均認為皮質激素聯合細胞毒類藥物治療狼瘡腎炎,療效遠較單用皮質激素或單用細胞毒類藥物好。聯合用藥還可大大減少皮質激素的用藥量,提高療效。常用的細胞毒類藥物有環磷酰胺(CTX)、硫唑嘌呤、氮芥。其中以環磷酰胺(CTX)使用最廣泛,療效最好。環磷酰胺(CTX)主要作用于S期,對整個細胞周期均有作用,能有效抑制抗體產生,抗細胞毒、抗炎癥介質作用也很明顯,其免疫抑制效應強烈而持久。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CTX)[2~2、5mg/(kg·d)]對保存腎功能有明顯作用。近年資料表明環磷酰胺(CTX)大劑量沖擊用藥,較口服環磷酰胺(CTX)不良反應更少,腎臟保護效果更好。環磷酰胺(CTX)沖擊方案尚未成熟,最積極的方案是每次8~12mg/kg,1次/d,連用2天1療程,總量<1g/療程,至少間隔2周用1療程,連用6療程后改為3月1療程,維持2年;也有每月1療程,連用6月后停藥的半年方案以及每月1次連用6月,再3月1次維持2年的長療程治療方案。1992年NIH研究小組報告的前瞻性研究結果認為,長療程較半年療程在保護腎功能方面療效更好,只有10%病人進入終末期腎衰。環磷酰胺(CTX)大劑量沖擊治療應注意消化道副反應和采取水化措施[60~80ml/(kg·d)或2000ml/m2電解質平衡液持續靜滴],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目前尚無資料確切證明口服方案與沖擊方案對性腺影響的大小。
(2)糖皮質激素:是治療SLE基本藥物,主要作用于G0期淋巴細胞,有強烈抗炎作用。常用量為潑尼松1~2mg/(kg·d),總量<60mg/d,3次/d,口服,病情緩解、實驗室檢查基本正常后改為隔天頓服,病情穩定后可以減至小劑量(0、5~1mg/kg,隔天)長期用藥,維持療效。臨床發現多數狼瘡腎炎患兒單用潑尼松治療無效,尤其是Ⅳ型狼瘡腎炎、急進性狼瘡腎炎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更不敏感。甲潑尼龍沖擊治療,每次15~30mg/kg,總量<1g/次,1次/d,3次一療程,間隔1~2周可重復一療程,共2~3療程后用中、小劑量潑尼松維持治療,可使部分狼瘡腎炎患兒迅速緩解,腎功能較快好轉。糖皮質激素長期使用,易發生條件致病菌感染、骨質疏松、高血壓、水電解質紊亂、精神病、消化道出血等多種毒副作用。
(3)硫唑嘌呤:每天2、5mg/kg治療嚴重彌漫增殖型LN,可減少皮質激素用量,與皮質激素聯合口服環磷酰胺(CTX)效果相同。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后可用小劑量潑尼松及硫唑嘌呤維持治療。
(4)苯丁酸氮芥:0、2mg/(kg·d)分3次口服,療程2~3月,其對性腺的不良反應與致癌作用并不比環磷酰胺(CTX)小。
(5)環孢素:選擇性作用于輔助性T細胞,間接抑制B細胞產生抗體,但毒副作用大,尤其是腎臟的毒副作用。一般僅在環磷酰胺(CTX)不能使病情緩解者選用環孢素;急性期用藥5~7mg/(kg·d),維持用藥4mg/(kg·d),可作為激素、細胞毒類、抗凝劑三聯用藥的候選藥物之一。
4、血漿置換:
可清除部分致病性抗體、抗原及免疫復合物,但價格昂貴,多用于對其他治療無反應的嚴重LN患兒,對狼瘡腦患兒效果較好。也有人主張在急進性LN患兒給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同時給予血漿置換療法,每天置換2~4L,連續3天。
5、靜脈注射用人血丙種球蛋白(MG):
IVIG對部分狼瘡患兒有一定療效、可抑制B細胞產生抗體,可改變抗體、抗原比例,使免疫復合物易于清除。可使部分環磷酰胺(CTX)耐藥的患兒病情緩解。
6、全身淋巴結X線照射:
有報告用X線照射全身淋巴結(20Gy/4~6周),可使部分病人取得一定療效,肌酐清除率好轉,dsDNA抗體減少,甚或停用潑尼松。
7、抗CIM單克隆抗體:
可使T細胞數下降,B細胞抑制,蛋白尿減少,血漿蛋白升高。
二、預后
早年LN患兒多死于尿毒癥,病死率達60%~80%,近年因正確診斷,分型及診療手段改變,其病死率已下降至18、9%~25、4%。
下列因素可能影響預后:
1、臨床表現:持續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壓、貧血、血肌酐水平已升高者預后不良,反復感染也影響預后。
2、病理類型:Ⅰ、Ⅱ型一般不發展為終末期腎,預后不良者多死于并發癥;Ⅲ型可能發展成慢性腎功能衰竭,但5年存活率仍達75、8%。Ⅳ型病情危重,預后不良,但及時正確治療5年生存率可從25%提高到80%。Ⅴ型若有附加增生性病變(c、d亞型)預后不良,與Ⅳ型相似。公認有大量內皮下電子致密物沉著、合并血管病變、腎功能惡化需替代治療者預后惡劣。
3、其他:家長、病兒對治療目標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環境因素也同樣影響預后。
小兒狼瘡腎炎辨證論治
小兒狼瘡腎炎中醫治療
狼瘡性腎炎的治療中醫主要在一下幾方面發揮其優勢:
1、促進狼瘡性腎炎的緩解。在狼瘡的活動期,患者有發熱、皮疹、關節疼痛、浮腫、或胸腹水、大量蛋白尿和血尿,血白細胞降低,血沉明顯升高等臨床表現,這時一般需要足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治療,控制狼瘡的活動。同時,可以進行中醫的辨證論治,中醫認為此時的病機以熱毒熾盛、瘀血阻絡為主,治療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癥狀,使活動期的狼瘡性腎炎更容易獲得病情的緩解。
2、減輕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狼瘡性腎炎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過程中會發生多種毒副作用,包括醫源性庫欣綜合征面容和體態、創口愈合不良、月經紊亂、骨質疏松、精神癥狀、骨髓抑制、繼發各種感染等等。在此過程中與中藥的配合使用則可顯著減輕這些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根據臨床觀察糖皮質激素相當于中醫的陽剛之品,容易導致患者陰津虧虛,病人會出現陰虛火旺的表現,癥見手足心熱、口干咽燥、腰酸腰痛、頭暈耳鳴、舌紅少苔等。故在大量使用激素時應用滋陰清熱的中藥可抑制激素的陽剛之性,減少激素的副作用。隨著激素的減量,患者又可能表現為中醫的陽氣虛衰之證,出現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瀉便溏,惡寒肢冷、腰膝酸軟,容易感冒等表現。應用健脾補氣、或溫陽補腎的中藥則可以改善患者的癥狀,減少激素撤減過程中的病情反復,鞏固治療效果。
3、減少狼瘡性腎炎的復發。狼瘡性腎炎容易復發,許多病人在過度勞累、因抵抗力下降而發生感染等誘因作用下,病情反復,狼瘡再次活動。因而防止狼瘡的復發是改善狼瘡性腎炎患者預后的關鍵。在激素減量或維持治療的過程中,根據中醫的辨證進行中藥調理。如患者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沉細等肝腎陰虛之證,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黃湯加減以滋養肝腎。若患者表現為疲乏神倦,動則汗出,食欲不振,反復感冒,屬于肺脾氣虛,用四君子湯合玉屏風散為主調理等。通過中醫中藥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可以減少狼瘡性腎炎的復發,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總之,對于狼瘡性腎炎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發揮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可以提高療效,改善疾病的預后。求治于中醫而拒絕西藥治療不可取,而否認中醫中藥的作用也是武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