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甲減性心臟病一般治療
(一)治療
1.常規(guī)治療
(1)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目的是糾正甲狀腺功能減退,改善心肌代謝障礙,使心臟病變得以恢復,永久性甲減者需終身替代治療。
甲狀腺激素制劑有干燥甲狀腺粉(片)、左甲狀腺素(L-T4)、左旋三碘甲腺原氨酸(L-T3)。國內常用的是干燥甲狀腺粉(片),源于家畜甲狀腺,其劑量標準是測定碘含量來確定,不能真實反映T4及T3的含量,故其T4及T3的含量差異較大,但其中主要以T4為主;最近已有進口左甲狀腺素(人工合成)供應,作用溫和持久,是甲減替代治療最理想的制劑人工合成的L-T3,作用強,持續(xù)時間較短,因副作用較大故較少應用。
(2)甲狀腺粉(片):
為國內最常用的制劑,宜從小劑量開始,以免增加心臟負擔。每晨15~30mg,以后每2~3周緩慢遞增15~30mg/d,直至奏效,通常劑量為90~120mg/d。一般先有利尿、消腫,其次胃寒、乏力和厭食等癥狀改善或消失。如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多汗和興奮等現(xiàn)象,宜減量或暫停,待上述癥狀消失后,再行調節(jié)。甲狀腺粉(片)的缺點是效價不穩(wěn)定,腸道內吸收多少不一,作用發(fā)揮緩慢,優(yōu)點是價廉易得,容易保存。
(3)左甲狀腺素:
劑型為50μg和100μg 2種劑型,開始作用時間約4天,持續(xù)時間約10天。開始劑量為20~25μg,7~14天后增加25~50μg,其后每4周增加25~50μg,臨床癥狀緩解后維持其劑量長期應用。維持劑量一般為每天100~200μg,,特別是作用長而穩(wěn)定,尤適合于慢性病。
2.心血管病變的治療
(1)心絞痛:
可用硝酸甘油及其長效制劑對癥治療。老年病人中有嚴重心絞痛而甲減又未糾正,是治療上的難題。因為用甲狀腺素替代療法可加重心絞痛,而治療心絞痛常用的β-受體阻滯藥又可引起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這些病人冠狀動脈造影常可發(fā)現(xiàn)嚴重病變,現(xiàn)可用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或在小劑量甲狀腺素治療下作冠狀動脈搭橋術,術后可用足量的甲狀腺素替代治療,而無再發(fā)心絞痛之慮。
(2)心力衰竭:
可在應用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同時加用洋地黃制劑。洋地黃在體內半衰期延長,加之心肌纖維黏液水腫,對洋地黃的反應改變,故往往療效不佳又易中毒,需小量慎用。
(3)心包積液:
因臨床癥狀不多明顯,極少發(fā)生心包填塞癥狀,且用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后大多數(shù)能吸收消退,故一般不需穿刺抽液。對填塞癥狀明顯,或甲狀腺功能已改善而心包積液仍多者,可行心包穿刺抽液或做心包切開引流術。
(4)高血壓:
開始治療階段慎用降壓藥,據(jù)報道單用甲狀腺素治療可使1/3病人血壓恢復正常。在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后血壓仍高者,才考慮使用降壓藥治療。
未能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者,可以多年病殘,最后可死于甲減性昏迷、感染或心臟并發(fā)癥。經有效治療者,臨床癥狀能明顯改善,心臟病進步尤為顯著。治療1月后,心臟可明顯縮小,心電圖可在4~6周內恢復正常。
3.擇優(yōu)方案
(1)口服左甲狀腺素片(具體用法見常規(guī)治療)。
(2) 山莨菪堿(654-2)10~3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50ml中,1次/d,靜點。
4.康復治療
(1)向病人進行預防宣教,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增強病人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本病一旦確診,正確治療,預后良好。
(2)飲食宜進食海帶、紫菜等含碘量高及銀耳、香菇、蛋類、羊肉、牛奶等高熱量食品。
(3)視病人體質適當做運動,運動量以運動后不產生無力、疲乏、心悸感為宜,不適合做劇烈運動。
(二)預后
老年甲減性心臟病,直接影響甲狀腺激素應用,對預后不利。老年患者晚期除有甲減表現(xiàn)外,還有低體溫,昏迷甚至休克,病死率可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