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飲食原則
可多食用含天然抗生素的食物,增加抵抗力。
生姜:
可參與細胞免疫,提高溶菌酶活性,對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堇色毛癬菌、陰道滴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作用,可用于防治皮膚、指甲感染及陰道滴蟲引起的外生殖器感染等。
方法:用10克鮮生姜加200毫升水,煎10-15分鐘后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
蔥白和大蒜:
它們中的主要成分是蒜素,對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激活機體溶菌酶的釋放,使病菌細胞裂解死亡,從而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痢疾、腸炎等感染性疾病有明顯作用。
方法:將500克蔥白洗凈切碎、250克大蒜去皮切片,將250克雞肉切塊燉熟后,加入蔥白和大蒜再燉5分鐘即可。每天食用1次。
馬齒莧:
這種普通的野菜是典型的天然抗生素,可抑制殺滅侵害消化道黏膜的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改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殺滅作用,有助于防治皮膚紅腫、毛囊化膿感染(也就是常說的癤子)等疾病。
方法:①治痢疾。鮮馬齒莧100克(干品50克),水煎15分鐘,加紅糖適量,飯前服,每天2次。②治癤子。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分2次服。另取鮮馬齒莧適量,加少許食鹽和米粥,共搗成糊狀,敷于患處。③治腎盂腎炎。將鮮馬齒莧500克洗凈切碎,與紅糖150克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半小時,去渣取汁,趁熱服下。服后蓋被出汗,每日3劑。
紫蘇:
紫蘇葉中的紫蘇醛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具有強力殺滅作用,在日本被用于生魚片的配菜,并用于防止生冷食物中毒和腹痛、腹瀉、發熱等消化道感染。
方法:將50克紫蘇葉放入水中(約1000毫升)煎至只剩一半水,用干凈紗布過濾取汁,汁涼后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喝水時滴入3-4滴紫蘇葉汁即可,每天飲用2次,防治胃腸道疾病的效果好。
芥末油:
可殺滅霍亂菌、傷寒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白喉菌、結核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經常食用可預防肺炎、肺結核、腹瀉、皮膚感染等疾病。
方法:將250克菠菜、50克泡發木耳在沸水中焯1-2分鐘,撈出濾水后,加0.5-1毫升芥末油或芥末膏,拌勻后食用。
平菇:
能抑制病毒素的合成和病毒增殖。此外,還含多種養分及菌糖、甘露醇糖、激素等,可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等,對肝炎、病毒性感冒、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一定效果。
方法:將平菇洗凈,用沸水焯過,涼拌、快炒均可,每天食用100克。
圓白菜:
含有被稱為“潰瘍愈合因子”的物質以及植物殺菌素,對潰瘍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能加速創面愈合,是胃潰瘍患者的理想食品。
方法:將圓白菜洗凈,切成細絲,加蔥蒜等調料涼拌后食用。烹制時要大火快炒,盡量縮短時間,以免破壞圓白菜中的植物殺菌素。
空心菜:
含能提高巨噬細胞吞食細菌活力的木質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預防皮膚、口腔、咽喉部、腸道的感染。
方法:將空心菜洗凈,入沸水焯2分鐘,晾涼后切成小段,放入少量的蒜末及香油、鹽、味精等調料涼拌食用。如口腔或皮膚有炎癥,也可絞出菜汁涂抹、含漱。
蒜苗:
又叫蒜薹、蒜毫,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霉素的1/10,對多種病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預防感冒、傷口感染、咽喉感染、口腔潰瘍等。
方法:烹制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破壞辣素,削弱殺菌效果。此菜粗纖維較多,有滑利大便作用,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不宜多吃。
荸薺:
含有植物殺菌素——荸薺英,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的繁殖,對皮膚癤腫、口腔潰瘍、咽喉部感染有一定療效。
方法:荸薺可炒食、煮食,但不宜生食。因為吸蟲幼蟲囊蚴容易附著在荸薺上,生食可能引發吸蟲病。
蘿卜:
含有一種抗病毒的活性物質——干擾素誘生劑,能刺激人體細胞產生干擾素,殺滅病毒。蘿卜中的纖維木質素,還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對病毒性感冒、病毒性皰疹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方法:最好生吃,生吃細嚼時能促使有效成分釋放出來,煮熟后會大量破壞有效成分。生吃蘿卜半小時內不宜吃其他食物,以免有效成分被稀釋。
茴香:
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有一定的殺滅作用,可防治多種感染性腹瀉。
方法
可將茴香做成餡料,包成餃子、包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