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臨床表現腹痛的部位與性質主要靠患兒訴述,體檢時要使患兒合作以便檢查出是否有壓痛,肌緊張或腫物,年長兒童問題不大,能夠合作,年齡較小者往往不能合作,這時就要依靠突然發生的反常的哭鬧,面色蒼白,出汗,精神差和特殊體位來判斷,對不合作的患兒最好采用對比法進行腹部檢查,由母親引逗使患兒不哭,或由母親抱著喂奶,醫生從側面或背面以溫和的手摸肚子,動作要輕柔緩慢,使孩子習慣于這種檢查,然后反復比較各部位的反應,如仍哭鬧不合作,可以給1次水合氯醛口服,劑量:每次30~50mg/kg(10%溶液每次0.3~0.5ml/kg),口服或灌腸,灌腸時用水稀釋一倍,待患兒睡眠后再檢查。
同時要了解患兒的飲食,嘔吐及大便情況等消化系統癥狀,有助于判斷病因,如為飲食不當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腸痙攣,患兒表現為突然發作的陣發性腹痛,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不長,從數分鐘至數十分鐘,時痛時止,每天發作或間隔數天發作,多數腹痛程度較輕,常在吃飯時發作,一會兒即過去,發作過去玩耍如常,嚴重者表現哭鬧不安,翻滾出汗,甚至面色蒼白手足發涼,發作時檢查,多數腹部無陽性體征,少數可表現腹部有輕壓痛,或似有肌緊張,但發作過去,間歇期全腹柔軟,無壓痛,無腸型,無腫物,偶爾能摸到索條狀痙攣的腸管,常有腹脹,腸鳴音亢進。
二、診斷
主要診斷依據是反復發作的腹痛,而在發作間期缺乏異常體征,過去發作史對診斷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