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如果沒有髁突生長停滯或組織丟失,關節強直不會伴有面部非對稱畸形。這時有診斷意義的特點包括:在單側不完全強直時,張口時頦部中線偏向患側,這是因為對側髁突下降或前行滑動,而患側髁突相對不動造成的;用雙手指放入外耳道或耳屏前,令病人張閉口,可檢查到患側髁突的動度明顯減低或喪失。X線通常有陽性發現,如關節結構不清,髁突及關節間隙位置被較大的不規則X線不透光區所占據。
如果關節強直伴有生長停滯或組織缺失,則臨床畸形明顯。單側病變時,在閉口位頦部中線偏向患側;如病人能輕度張口,下頜偏向患側的現象更為明顯;患側因升支短小而嚼肌顯得比對側豐滿,角前切跡比對側加深。雙側時顯示頦部后縮明顯,面下1/3短小,可檢查到患側髁突的動度明顯減低或喪失。X顯示的下頜骨畸形也很明顯。髁突頸粗大,喙突增大增長,升支短小,增長的下頜角與加深的角前切跡形成明顯對比。
憑明顯而典型的臨床征象可作出初步診斷,但術前必須以X線確診,以制定合理的治療計劃。
臨床上將其分為三類:
①真性關節強直:病變累及關節本體,使髁狀突與關節凹之間形成纖維性或骨性粘連,使關節失去活動功能。
②假性關節強直:口頰部或上下頜間組織,由于疤痕粘連將頜骨攣縮在一起,致開口困難,但關節本體結構正常。
③混合性關節強直:同時存在關節內的關節外病變的關節強直。
顳下頜關節強直的共同特點是關節固定,開口困難,進行性加重甚者完全不能張開,牙關緊閉。其嚴重程度與病變類型、病程有關。患者由于下頜骨運動功能完全喪失,進食困難,僅能藉磨牙后間隙及牙間隙擠吸碎軟食物,影響咀嚼功能、口腔清潔及機體發育,使下頜部發育畸形,咬合錯亂,髁狀突活動度消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