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病史 常有咀嚼不適或咬合痛癥狀。
2.臨床表現 多發生于雙尖牙和磨牙,以上頜第一磨牙最多見。仔細觀察可發現淺黑或深棕色隱裂線,可能橫貫牙的面,也可能只在鄰近邊緣處查見。隱裂部位咬棉簽或啊診時常有痛感。
3.輔助檢查 用碘酊或龍膽紫可使裂紋變得清晰。冷測試在隱裂處較為敏感。
隱裂位置皆與面某些窩溝的位置重疊并向一側或兩側邊緣嵴伸延。上頜磨牙隱裂常與面近中舌溝重疊;下頜磨牙隱裂線常與面近遠中發育溝重疊,并越過邊緣嵴到達鄰面。但亦有與面頰舌溝重疊的頰舌向隱裂,前磨牙隱裂常呈近遠中向。
表淺的隱裂常無明顯癥狀,較深時則遇冷熱刺激敏感,或有咬合時不適感。深的隱裂因已達牙本質深層時,多有慢性牙髓炎癥狀,有時也可急性發作,并出現定點性咀嚼劇痛。凡出現上述癥狀而未能發現患牙有深的齲洞或深的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過敏點時,應考慮牙隱裂存在的可能性。一般可用尖銳的探針檢查,如隱裂不明顯,可塗以碘酊,使滲入隱裂染色而將其顯示清楚。有時將探針置于裂隙處加壓或用力撬動,可有疼痛感。沿裂隙磨除,可見裂紋已達牙本質深層。將棉花簽置于可疑牙齒的牙尖上,囑患者咬合,如出現短暫的撕裂樣疼痛,則可能該牙已有隱裂。